喬治布殊和克里兩位總統候選人今日舉行第3輪,亦是最後一場辯論。前兩輪的舌戰,綜合各傳媒的調查結果,因樣本或範圍稍有不同,兩者只能算是叮噹馬頭,各佔不到甚麼便宜。在屏幕前造「秀」,正如筆者所指這是一場攻防戰,布殊有備而來,左擋右托之餘,時而帶球出擊,無奈克里切入球技雖佳,可惜「射術」(反應)稍欠,故屢誤戎機,和波亦算合理賽果。
其實共和、民主兩黨各有其基本擁躉,兩位候選人要爭取的是那批中間游離分子,電視公開辯論各執一詞,或顧左右而言他,甚至睜開眼睛講大話,不無搞到觀眾像霧又像花,相信難下結論(選誰)。就算報章?雜誌等傳媒之評論,也因各有立場,閱讀者又多有傾向(附和某種言論),亦未必能左右思維。
反而那些無所不用其極、揭人瘡疤,甚至弄虛作假招數層出不窮的廣告或短片,其影響力確不容小覷。君不見近數屆的總統選舉Marketingstrategy乃當中重要一環,參選人已成為「產品」,推廣策略包括廣告的製作效果如何,足以改變消費者(選民)的口味或偏好,縱使如此,筆者還是要奉勸一句,消費者還須留意產品的質量,不要只看包裝或噱頭,最緊要啱使和不容易質變,因為這個產品乃耐用品者也──4年喎!
根據美國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美國廣播公司(ABC)和路透社(Reuters)夥拍索比國際(ZogbyInt'l)之調查結果,克里暫時領先布殊約1至4個百分點不等,《華盛頓郵報》的數字則布殊暫超前克里約5個百分點,表面看來,這場龍爭虎鬥確不容易定勝負,是否如此,11月2日便有分曉!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