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皮膚乾燥,背上有點痕癢。
找家裏的「不求人」,一共有數把,但皆不理想,是因為外形美觀而買的。其中之一在雲南麗江購入,二尺半長,竹製,一頭是爪子,中間雕出一個迷你算盤,柄部有個暗格,打開之後還有枝挖耳朵的器具。但爪部很鈍,真是名副其實的搔不到癢處。
另外兩把在古董店買的,酸枝木製造,來配合我的家具,它的雕工精美,五根肥大的手指,刻着指紋和手甲,有如小孩子的手那般可愛,但是毛病同樣出在不利。
遲鈍的工具只有愈搔愈癢,我決定去買一把實用的。稀奇古怪的東西,都可在九龍城侯王道上的一間小雜貨舖買到,大型舖子叫百貨公司,這間小小的店,貨物何止上百,一兩千種,輕易地搬出來,但雜亂無比,只有老闆知道放在甚麼地方。
「有沒有不求人賣?」我問。
「蔡先生您也要用了?」老闆笑着,意思是你也老了。接着拿出數款給我選擇,都不尖。既來之,買了一把小的。
這柄東西只有一尺半長,但還有機關,原來是伸縮性,一拉開長了一倍。柄上刻着竹節,爪背上有火漆印,寫着「孝道」二字,手掌部份還用英文印了MadeinChina。市價五元,在大陸的街邊最多是五毛,老闆以三塊錢轉讓,已覺非常便宜。
買回來後,用法國小刀把爪子部份削尖,試用一下,非常舒服。興起,將那兩柄酸枝也拿來削。木硬,弄個半天,後來乾脆用磨指甲的東西慢慢刨尖。大功告成,看了很滿意。
不求人這種東西日本人稱之為「孫子的手」。叫個孩子來替你抓癢,那是古時候的事,當今你請猴孫代勞,媳婦們罵你猥瑣,還是不求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