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掛鈎投資產品漸成主流

衍生創富:掛鈎投資產品漸成主流

要為財富增值,除了靠獨到眼光外,掌握不同投資產品的特性,也非常重要。例如上周介紹的上市基金(ETFs),就適合投資新手作為涉足股票市場的踏腳石。
隨着市場迅速發展,投資銀行近年逐步將以往大戶專用的投資產品零售化,令散戶投資市場轉趨百花齊放,從無間斷的報紙廣告或銀行宣傳攻勢,便是最佳的憑證。選擇增多,無異對投資者有利。以往一些需要極高入場費的投資產品如股票掛鈎票據,現時已十分平民化,一些附有特別條款的零售票據,入場費更可低至只需數萬港元。
若數近年最受散戶歡迎的投資產品,首推一些標榜高息的掛鈎產品,當中又以與外幣及股票掛鈎為兩大主流。它們的共通點都是年期較短、入場費低兼且條款簡單,一般散戶投資者都能掌握。

高息招徠廣受歡迎
這些產品推出的初期,每每以高息招徠,年息率達10%以上的,比比皆是,為投資者提供高於傳統定期存款的回報。只要相關資產在投資期內表現平穩,投資者便能達到財息兼收的目的;即使市場轉趨波動,他們仍有機會在收息之餘,再以折讓價購入相關資產,風險較直接購入正股為低。故此,這類產品廣受一眾散戶歡迎。
不論掛鈎資產是外幣或股票,這類產品都屬於衍生產品之一,運作原理都是大同小異。投資者在發行日首先選擇掛鈎資產,並釐訂相關條款,包括到期日(一般低於1個半月)及行使價(一般為現價的折讓)。在到期時,只要相關資產的結算價能收報在行使價以上,投資者除可收取全數本金外,還可賺取利息回報;反之,若相關資產的結算價在行使價以下,投資者在收取利息的同時,便要有購入所掛鈎外幣或股票的心理準備。

波動低市況較可取
要留意的是,這類掛鈎產品一般沒有保本性質,持有人的最大風險,是資金有機會全數轉變為特定的股份或外幣,繼而需要承擔價格波動的風險。另一可能被忽略的風險是,這些產品的最佳回報都是事先議定的,即使相關資產在投資期內表現突出,投資者亦不會分享到額外回報。因此這類產品往往在波動較低的市況下較受歡迎。
經過各方面多年不斷努力,投資者教育已漸見成績,散戶投資者目前對短期的掛鈎投資產品頗為受落,部份更由最初以此作為單純的高息投資產品,進一步能將之靈活運用,甚至視為直接購股的另一途徑,藉以提高整體的投資回報。
以上提及的全是屬於標準條款,個別發行商可能會為客戶提供獨特安排,如豁免申請手續費及佣金,或可以現價即時完成交易等,投資者或可進一步查詢。
隨着市場發展成熟,投資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將是大勢所趨,近年很多掛鈎產品的變種(或稱非標準的結構性產品)相繼出籠,條款內容各有不同,部份提供保本性質,或可因應情況派發特別息票,投資期一般較標準的條款為長,最短也有1年以上。大家在投資前應了解清楚,日後有機會筆者再作個別探討。
雷裕武
麥格理證券衍生工具部聯席董事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