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權思想 - 吳靄儀

中國人權思想 - 吳靄儀

上次放假時看的一本書,一直想向讀者推薦,就是杜鋼建著的《中國近百年人權思想》,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三聯書店有售。一來西方近代人權思想聽熟了,應該認識流傳入近代中國的人權思想是甚麼面貌──可以預告,並不是很多人想像那樣;二來看罷此書,會開始明白,為何一些講民主的人會是那麼專制。

全書十一章,每一章都簡短扼要地介紹和分析一個人,包括家喻戶曉的名人如康有為、孫中山、梁啟超、陳獨秀、李大釗、胡適,也有地位重要而不為大眾熟悉的人物,但熟悉名字,不等於認識他們的思想,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孫中山。人人都聽過《三民主義》,認定孫中山是推動中國民主的第一人,然而作者告訴我們:
「近代中國人權思想的發展從一開始就沿着兩條路線進行;一條是個人本位主義的思想路線;另一條是集體本位主義的思想路線」,而孫中山的人權主義屬於後者,是「民權主義的,而不是人權主義的……集體本位主義在二十世紀的中國思想界始終佔主導地位。這一點極其重要,我們今天思索「社會主義民主制度」與democracy的異同,這就是主要線索。
孫中山的「民權」是「國民」整體的權利,相對於封建專制的君權,但民權非得由奪取君權的革命黨所行使,黨權於是重於民權,而人民也必須由黨所教導了。這種「民主」,對我們來說,太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