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美國總統大選前的最後一份就業報告居然令人大所失望,在市場極大多數分析員預期9月份新增職位應可達15萬個之際,勞工部公布的數字僅增加9.6萬個,而8月份數字更向下調1.6萬個,修訂為12.8萬個,無論原因是受颶風吹襲影響,抑或美國經濟在食完「類固醇」(減?退稅、打仗增加的政府開支和超低利率),谷一輪後已現疲態,對競選連任的喬治布殊來說,肯定不利,因為克里又可藉此大肆抨擊,現任總統乃是自1932年胡佛以來另一位在位流失最多職位的領導者。
此外,美國武器調查員杜奧弗爾(CharlesDuelfer)的報告指,伊拉克根本沒有大殺傷力武器,加上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聲稱,沒有證據證明侯賽因和拉登是一伙。還有便是這次阿富汗硬來的選舉,15位候選人中有14個提出不公平或有舞弊嫌疑之抗議,不無給外界覺得明顯「造馬」,亦可謂節外生枝。
更令布殊擔憂的,是兩次辯論後的民調結果皆顯示他落後於克里,連經驗老到的切尼也被愛德華茲以點數擊倒,共和黨認真老貓燒鬚。
正如本欄早前曾經指出,攻防戰對防守的一方不利,政治方面布殊政府在攻伊事件上太多漏洞,亦同時失去部份盟友的支持或同情,是個大死穴;經濟方面,雖然力挽狂瀾於既倒,可是民以食為天,無工開誰個還會投你一票,何況人們仍活在誠惶誠恐之中?如果在選舉前的這一段時間內,油價不斷上升、美股、滙徐徐滑落,可能連中產也思變,儘管布殊未必輸實,但卻不宜過份憧憬了。投資者還是先行平倉,待形勢明朗化後再作定奪,免吃眼前虧為上。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