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銀建業務本小利大

點股壇:銀建業務本小利大

銀建國際(171)收購大量國內不履約貸款,刺激股價急升,但股價亦因消息證實而回落。
銀建向大股東信達收購不履約貸款536億元,代價為7.977億元,包括現金3.577億元及可換股票據4.4億元,兩年期,利率1.5%,換股價2.20元,於完全換股後,信達佔銀建股權由22.94%增至31.79%。
銀建所購代價,相當於不履約貸款本金1.5%,未計貸款累計利息435億元,銀建委任信達為管理人,為期3年,銀建有代表參與管理,信達管理費為所收回款項10%,若收回率達2%或以上,信達可攤分其中20%,此比例按收回率而調整,若達2.7%,信達將攤分70%,以對信達獎勵。
過去信達所售的不履約貸款,介乎1.8%至2.5%之間,而平均回收率約3.5%,今次售價為歷來最低,是信達對銀建的優惠。銀建已為信達管理不良貸款50億元,其中20億元是澳門物業貸款,指定回收率為24%(即4.8億元),銀建收佣金按本金計3.5%。
上半年已處理一半本金,並收取佣金7000萬元,根據規定,銀建可分享回收4.8億元以外款項80%,預期銀建將有可觀收益。
銀建是上市公司第一隻管理不履約貸款股份,並無股份可以比較,因而回收率難料,以信達過去平均回收率3.5%計,則銀建淨賺約9億元,一本一利以上。

信達增持 反映信心
不履約貸款的詳情不悉,借款人達85299名,每人貸款約65萬元,貸款共107673筆,即每筆貸款49萬元,理論上,每筆貸款數額較低,回收率將較高。
銀建原來業務為物業投資及發展,上半年不計管理佣金收入,盈利5300萬元,下半年相似,明年北京住宅項目完成,發展收益將會顯著增加,並可延續至後年。
經過收購大量不履約貸款後,銀建業績可能有頗大增長,因而不應以PE衡量股價,而是看貸款回收率的高低,回收率每變動0.5%,涉及款項2.68億元。
信達接受可換股票據,換股價2.2元一般視作底價,看情勢,是回吐後進行另一次收集,候機再炒。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