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團體籲改善勞工補償

兩團體籲改善勞工補償

【本報訊】香港交通運輸業職工聯合會的調查發現,在受訪的三百五十二名職業司機中,五成七人每日工作十小時以上,部份更達十八小時;在長時間工作壓力下,兩成二人曾因工受傷。工會促請政府立法制訂最高工時及最低工資。

二百家務助理遊行
調查在今年二至四月間進行,受訪者包括巴士車長及貨車司機等,一成六人表示一星期需做足七日,而若以八小時為睡眠標準,調查發現九成被訪者睡眠不足,每日少於六小時睡眠時間的更多達四成。
在睡眠不足下,近四成人表示不時出現「精神緊張,易發脾氣」及筋骨痠痛等症狀;三成三有坐骨神經痛。
工會警告,職業司機長時間工作容易造成勞損,對路面的應變減慢,增加交通意外的機會,故建議盡快改善現行僱員補償制度。
另外,約二百名家務助理昨發起遊行,要求政府設立中央補償基金,為因工受傷的僱員支付醫藥費。
發起遊行的家務助理總工會表示,在過去數星期訪問了五百名家務助理,超過六成人表示僱主沒替他們買勞工保險,三成八人曾因工受傷,包括撞傷或跌傷等,當中九成七未能得到任何補償,需自付醫藥費。

有遊行人士綁上綳帶及吊上「鹽水」,象徵家務助理因工受傷卻不獲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