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過去數年不斷向公務員開刀,尚有不足三年任期的特首董建華上月承諾,指公務員人數降至○七年的十六萬後,當局不會再削人手;而過往曾引起社會爭議的部門公司化,原來已悄悄停止。公務員工會質疑董建華的多項承諾僅屬「三年有效期」,新一屆特首若來自商界,公務員仍需面對裁員、減薪、削福利的前景。 記者:譚暉
據公務員事務局的最新數字顯示,截止今年六月底,公僕人數僅餘下十六萬三千多人,極接近十六萬人的目標。
工聯會三位立法會議員上月底與特首會面時,討論多項勞工事務。議員鄺志堅昨表示,董建華在會上作出六項承諾,包括公務員的薪酬不會低於九七年的水平、不改變公務員退休金機制、不會強迫公務員退休,及當公務員人數減到十六萬後,便會停止削減編制的行動。
鄺志堅又引述,董建華稱部門的公司化已停止;未來也不急於進行公務員改革,承諾港府會與員工達成共識後才進行,「改革攤長十五年都唔緊要」。
議員在會上曾強烈要求董關注沙田濾水廠公司化破壞員工職業穩定,董建華當時強調,港府一定不會迫員工離職。
議員王國興認為,董的承諾可以重建公務員對政府的信心。但公務員工會聯合會主席梁籌庭回應說:「董建華今次的的確確作咗承諾,但佢都就快唔做特首,呢啲承諾淨係得三年有效期。」他說,工會較早前與董建華見面時,曾要求港府制訂一套長遠的公務員政策,並規範下屆特首須予以跟從,但董表示只能控制任內的政策,無法左右下屆特首的工作。
梁籌庭憂慮,商界及不少大機構十分針對公務員,認為公僕應進一步削減薪酬福利,又鼓吹將政府工作外判、私營化;加上下屆特首有機會是來自商界、或與商界關係緊密的人,公務員未來的飯碗及薪津被削減的危機,並無因董建華區區數個承諾而得以紓緩。
職工會聯盟公務員工會委員會召集人文銳光更批評,以十六萬作為公務員隊伍的上限,意味董建華堅持繼續削減員工,直到達標為止。他指摘港府玩弄數字遊戲,減少公務員人數之餘,卻以較廉宜的工資,招聘萬多名合約僱員,帶頭製造不穩定和同工不同酬的就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