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在家中 - 高慧然

宮廷,在家中 - 高慧然

平等的戀愛關係固然建基在雙方人格及經濟獨立的基礎之上,良好的親子關係又何嘗不是呢?
中國式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即使到了今天,仍然無可避免地帶着一點點君臣色彩,父母對子女恩威並施,子女對父母既敬且畏。

從受精卵在母親的子宮內膜着床開始,中國式父母便開始為小生命計劃將來,對他們來說,那是他們生命的延續,他?她來到這個世界,是來實現他們未能實現的夢想,目不識丁的父母寄望子女才高八斗,取名「家棟」,甚至「國棟」;三餐不繼的父母寄望子女富貴發達,取名「嘉誠」;港姐夢未圓的母親,生了個女兒,當然叫「曼玉」或「嘉欣」……中國式父母總是不記得,子女是獨立個體,擁有獨立人格,有屬於自己的路要走。我認識一個男人,出身貧寒,從小,他的父母便告訴他,要賺很多很多的錢,才能夠換取尊嚴。這些年來,我看着他一點點接近他的夢想,一點點累積財富,可事實上他從來沒有找到他想要的尊嚴,每次開口,他不是說「接了一單大生意」,便是炫耀「換了一輛新車」……他一直在渴望別人的認同,他不知道,只有自己認同自己,才能活出尊嚴。
另一個極端的例子,是父母太成功,無法信任子女,希望拖着子女的手,帶他們走每一步路,子女作出任何一個決定,小至聽哪一個牧師講道,大至拍拖工作……父母不是給予意見,而是下聖旨,不得違抗。在這樣的皇宮中長大,子女即使繼位成功,也不過是一具傀儡,因為在精神上,他們從來不曾真正戒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