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位於新界北區的香港珍貴濕地塱原,聚居了超過二百種鳥類,贏得香港觀鳥天堂的雅號。本身是河上鄉原居民的北區區議員侯金林倡議在塱原一帶發展旅遊及康樂區,更有效地保護這塊方圓二十五公頃的生態重地,有關建議會在本周四的區議會會議上討論。
塱原佔地相當於兩個維園,是新界僅存的洪泛平原。七十年代後,天水圍、錦綉花園、落馬洲等相繼「淪陷」,新界原有的開闊平原自然生態環境日少。不少候鳥和留鳥被迫退守至塱原。九三年至今,塱原共錄得超過二百種鳥類,佔全港鳥種一半。
在塱原附近河上鄉出生的侯金林在港大生態學系助理教授侯智恒協助下,推出一項塱原及附近河道保育計劃大綱,建議把塱原發展成旅遊及教育並重的康樂區,仿效米埔管理方式,透過對市民、遊客及學生的自然導賞,灌輸保育大自然的知識,從而更有效地保護塱原。
侯金林指出,九鐵為了避免破壞塱原,採用了一個耗資二十億元的隧道方案,興建上水至落馬洲東鐵支線,「既然用咗咁多錢保護呢個地方,點解政府𠵱家重由得佢荒廢?」他擔心政府若再不制訂塱原保育政策,這幅濕地就有被破壞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