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舞獅,自然想起新年熱鬧的情景,威猛的獅子,每一下舞動都很好看。一班小蘋果有機會親身試玩,穿上整齊的紅色制服,束起腰帶收起小肚腩,龍行虎步,敲鑼打鼓都有板有眼,好不威風。最可惜是看不到拿着芭蕉扇的笑面佛!
記者:小辣椒 攝影:星星
「舞獅」是中國喜慶節日或重要場合的傳統表演,起源於南北朝至唐朝。中國人認為獅子可以驅邪避鬼,是吉祥動物。造型威猛、色彩鮮豔的獅子分南方獅和北方獅,無論外形、舞形、步法和音樂節拍都各有不同。
當大家看到5隻沉睡的獅子時都覺得很興奮,大哥哥、大姐姐叫大家一齊摸摸獅子,嘩!真的一樣呢!戴上獅頭後,才發現一隻「獅子」有很多機關:大大的嘴巴,一開一合真有趣;眼睛眨呀眨,就像真獅子,嚇得心肝仔卜卜跳!之後大家分為兩組輪流學舞獅及樂器,5個男仔率先試戴獅頭,由大哥哥、大姐姐教步法,玩到滿頭大汗也不捨得除下獅頭,轉組時柏康還不肯玩樂器,發脾氣跑出場外呢!
「喳篤撐」,舞步要配合音樂才是真正的舞獅,沒有音樂的舞獅,看上去毫不威猛呢!樂器包括鼓、鈸(兩片圓銅片)和鑼。打鼓的人很重要,就像一場音樂會裏的指揮家,可惜棒法有點複雜,大家記得第一下,又忘了第二下,只好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