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患者約五萬 男孩比女孩多<br>尿床兒童多學業較差

港患者約五萬 男孩比女孩多
尿床兒童多學業較差

【本報訊】小孩晚上尿床,弄得床鋪濕漉漉,孩子睡得不舒適,對家長來說更是增添煩惱。有學者指本港約有五萬兒童有尿床問題,原因是「尿多膀胱細、尿急唔知醒」;除了影響日常生活外,更可能造成兒童學業成績差、人際關係欠佳及自我形象低落的原因,部份兒童的尿床問題更令父母及親子間的關係亮起紅燈。 記者:陳倩雯

香港大學醫學院兒科及青少年科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趙永醫生昨在一個有關兒童尿床的講座上表示,根據統計,本港約有百分之四點二兒童有尿床問題,人數高達五萬人。當中以男孩尿床問題較嚴重,四歲、七歲及十歲的男孩中,分別有一成、百分之五及百分之零點五人尿床;但四歲女生中平均只有百分之六點七尿床,七歲則有百分之零點二,沒有十歲女生尿床。不過,也有個別十二、三歲的女生出現尿床問題,故情況因人而異。

接連影響家庭
趙永稱,研究指出大部份尿床兒童的成績較遜、人際關係較差,顯示兩者或有相互關係;也有研究發現尿床兒童的自我形象較低,經治療後有所提升。尿床除了對兒童本身構成問題外,也可影響家庭,「有家庭因此亮起紅燈,阿爸話阿媽唔教個仔,阿媽又話阿爸唔理。」
趙解釋,不少人在夜間有較多尿,一般稱為夜尿,兒童尿床的原因則是「尿多膀胱細、尿急唔知醒」。簡單的解決方法是要求兒童睡前三小時不可喝水,但日間則多喝水,增加膀胱容量。有病人只要數周晚上「戒水」,即不再尿床。

父母可利用行為治療協助兒童戒尿床,例如不讓他們穿尿片睡覺,否則兒童不會懂得尿急時起床小便,在兒童沒有尿床的日子,可給他們貼紙作獎勵。

藥物不能治本
他又指,服用抗抑鬱藥物及一種特定的荷爾蒙藥,可解決尿床問題,但停藥後即復發,治標不治本。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要求兒童睡覺時佩戴尿床警報器,警報器連接內褲的一端如濕了,即會鳴響,叫醒兒童起床小便。不過,不少警報器無法喚醒尿床兒童,反而令其家人被吵醒。因此,最新的尿床警報器備有震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