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置身落後地區救急扶危的無國界醫生、踏出表演舞台服務社會的藝術工作者、在運動場上屢立戰功最終成功轉戰商界的女強人……九名當選今年傑出青年的人士,雖經歷不同,但均憑着毅力成功建立自己事業王國,並努力貢獻社會,一眾傑青勉勵年輕一代積極參與社會服務,為人生畫上彩虹。 記者:盧文烈
由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主辦的「十大傑出青年選舉」昨公布結果,在寧缺毋濫下,今年得獎者僅得九位,其中醫學界可說是「大贏家」,共有三位醫生獲傑青殊榮,包括三年前以二十七歲之齡當上無國界醫生香港辦事處歷來最年輕董事會主席的陳英凝醫生。
「好多年前有個教授同我講,話老咗之後睇返轉頭,你嘅一生要有好多經歷同挑戰,咁先叫做精采。」九八年從美國回港加入無國界醫生的陳英凝,過去六年足迹走遍東、西帝汶、柬埔寨及越南等曾發生戰亂或人道危機的地方,參與前線救援及管理工作。
陳英凝印象最深刻的要算是○二年農曆新年前與其他同事遠赴曼谷貧民區救治愛滋病患者的經驗:「當時入到木屋度,見到個衞生環境好惡劣,雖然啲病患者脾氣好大,但係啲救護人員都好有耐性照顧佢哋,冇放棄過。」政府新聞處前處長丘李賜恩兒子丘兆棋是陳英凝的丈夫,陳英凝坦言家人最初以為她投身無國界醫生行列是三分鐘熱度,但其後見她如此落力,也表示大力支持,她勉勵年輕一代應積極參與義務工作。」
現時是一間上市公司主席的前香港乒乓球代表隊成員陳丹蕾,也是今年「九傑」之一,由乒乓球名將到商界女強人,她保證日後會花更多時間投入服務社會工作。
香港產品設計師葉智榮,則以四十歲之齡趕搭尾班車成為傑青,過去十多年來設計了逾千件產品的他表示,年輕時父親並不贊同他投身設計師行列,現時終可憑表現證明自己「冇行錯路」。他更笑言,現時收入「唔會差過一個專科醫生」。
另一位當選者辛小玲是本地著名二胡演奏家,十歲時從福建來港時由於經濟環境惡劣,一家要擠在狹窄的套房居住,最後憑着努力不懈的精神,考入演藝學院,從此展開表演藝術的生涯,她希望日後可以成立音樂學校,發掘年輕人音樂潛能。至於另一名得獎藝術家則是國際知名小提琴家、前港澳辦主任魯平媳婦姚珏。
「十大傑出青年選舉」是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在一九七○年創辦,至今已有二百四十位傑出人士獲選為傑青,十大傑青選舉的目的,是表揚在工作上具卓越成就及對社會有貢獻的二十一至四十歲青年,曾經獲獎的人士包括有時事評論員李鵬飛、演藝界的許冠文及劉德華,以及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席王䓪鳴等。而教統局局長李國章已經連續第三年擔任選舉的首席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