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洩露「商業秘密」,我開店,最好賣的,是壽山石掛墜。壽山石,用來當首飾,有四大好處:一、同一塊小石子,五色俱備,七彩紛呈,非蜜蠟水晶等能比擬;二、不鬆不脆,可以摳刻得非常精細,千絲萬綹,相連不斷;三、遇人油、人汗、人溫,即變潤膩,不必像佩戴玉器那樣,得等上一百幾十年;四、種類繁多,配襯衣履,素淨與高華,悉隨客便。
好處多,來貨價廉,本來頗合「生意之道」;可惜,不出一年,做掛墜的良材,也經歷了四大階段:一、雕刻塊頭大的作品,一般裁下來好多「邊角料」,本來都扔掉;二、不扔掉了,隨便送人;三、不送人了,廉讓換錢;四、不廉讓了,高價賣給雕掛墜的人,成本添上工錢,貨品,價更高了。
「結晶性」的美石難求,竟連「碎料」,都這麼渴巿;每隔兩三個月赴福州,掛墜就漲價一兩倍,去辦貨,能不沮喪?「你出門那幾天,就有幾批香港人來買掛墜。」店員說。只好繼續尋索,任石賊宰制。
石癲有徒兒德鐲,擅刻瓜果掛墜,雕好了,一個個售我,價一直提。過去幾十年,他每周逛石巿,遇質佳的,就算才小指頭大,例必購藏,荔枝、杜陵、水洞桃花……小石子存了一袋,暗想:「他刻幾刀,每個售我一千,我還有命?」乘他缺錢,頭腦發熱,我直攻他要害:「你開個價,這堆廢料,我全要。」只要有材料,誰的工好,讓誰去雕,就不怕貨源中斷。
德鐲力大,跟我鬥智,卻十鬥九輸,扛回來這一大袋「廢料」,簡直像繳獲戰利品一般高興。我學做小買賣,常會想到黎智英先生的狠勁:名再大,但大而無當的東西,該去,就去,絕不猶豫手軟。店裏有工藝平庸的「名家作品」,賤價難售,但石質,嘖嘖嘖,還真通透,抓起個大鐵錘,敲成一堆碎料,還愁做不出幾十個好掛墜?我不怕洩露「商業秘密」,反正用錘子對付「名家」,不是人人這麼兇殘,肯輕易下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