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城市都有他們的特色,像石頭城南京,便有名妓專書《秦淮八艷》、旅遊勝地「秦淮八景」,誰知還有「秦淮八絕」:——
(一)永和園的黃橋燒餅和開洋乾絲。
(二)蔣有記的牛肉湯和牛肉鍋貼。
(三)六鳳居的豆腐澇和葱油餅。
(四)奇芳閣的鴨油酥燒餅和雜錦菜包。
(五)奇芳閣的麻油素乾絲和雞絲澆麵。
(六)蓮湖糕團店的桂花夾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
(七)瞻園麵館燻魚銀絲麵和薄皮包餃。
(八)魁光閣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這些不外街頭風味小吃,何以叫「絕」?它給我們的啟示,是用心專注在某一項目上,不管甚麼,即使小眉小眼小吃小食,也可揚名立萬,成為鎮店之寶。說是「絕」?言重了,一不小心,後有來者,把你推翻打倒,守業也難。
其實真要說無人(無其他城市)能及的,是金陵鹽水鴨。雖然南京以各種製鴨技藝聞名全國,但此菜式有千年歷史,聽來毫不吸引,卻皮白肉嫩,香鮮可口。在中秋前後,美稱「桂花鹽水鴨」,才是最絕——忽地領悟,尋常的鹽,是多神奇的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