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四學制 合併會考高考<br>校內評核比重最少兩成最多四成

三三四學制 合併會考高考
校內評核比重最少兩成最多四成

【本報訊】全面改變香港中學及大學制度的「三三四」學制改革諮詢文件即將出爐。為免出現一試定生死,文件重點將提出每科的校內評核比重,最少佔兩成,最多達四成,即學生平日的習作及校內考試成績,也會計入新會考成績,屆時「臨急抱佛腳」式讀書法再不可行,而現時中學的會考及高級程度會考亦會合併。 記者:倪清江

現時學制是五年中學、兩年預科再加三年大學,教育統籌委員會在○○年的改革建議文件中提出,改為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及四年大學。即將公布的諮詢文件列出最快可在○八?○九學年改行三年高中,一一?一二學年大學行四年制,即本學年的八萬名小六學生,將是首批改行新高中制的學生。

以免一試定生死
新高中課程將設必修科及選修科,除中、英及數外,學生必須修讀新設的通識科,另外再在約二十多個科目中,選修兩至三科,屆時學生可文、理科兼備。
日後高中改行三年制後,中學會考及高級程度會考將合而為一,考試及評核局正構思新會考。據悉,諮詢文件建議在各科引入校內評估,所佔比重由兩成至四成,即新會考各科分數只佔六至八成,有意見認為這可減低「一試定生死」的風險。
輔導教師協會主席趙榮德認為,引入校內評核制度,當局需設計一套調節各校評分差異的機制,否則會造成不公平。他認為若校內評核分佔個別新會考科目分數四成未免太多,「即校內分數增加咗四倍,考試重要性降低,平時上堂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學生要建立一種新嘅讀書方法。」
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及首席助理秘書長(課程發展)陳嘉琪等昨與教育界面晤。

羅太籲教師轉型
有與會者稱,局方擔心通識科屬新課程,不少學校都無經驗,故向他們尋求推行意見及如何令教師掌握該課程。對於有教育團體憂慮改制後,部份教師未能任教新課程而致飯碗不保,羅范椒芬昨午出席一活動後說,改行「三三四」制反需要更多教師,她呼籲現職教師為轉型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