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師》窺探病態性愛

《鋼琴教師》窺探病態性愛

耶利內克筆風冷漠,寫性更震撼人心,於一九八三年寫成的《鋼琴教師》(ThePianoTeacher)由德國導演MichaelHaneke拍成同名電影,○一年獲得法國康城影展最佳男、女主角及評審團大獎。
《鋼琴教師》的驚世處,是耶利內克用冷漠的筆觸,赤裸裸地探究性與暴力、窺淫癖與虐待狂的陰暗病態,有說那是她的半自傳。小說故事就發生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女主人公埃麗卡(ErikaKohut)三十來四十歲,在維也納音樂學院任教鋼琴教師,獨身,和母親同住,是別人眼中侍母盡責的好女兒。可是在冷漠的外表下,她內心充滿痛苦與情慾。

師生戀打亂刻板世界
耶利內克就用冷峻的筆觸,勾劃出埃麗卡自小被控制支配慾強烈的母親操控在股掌中,她對母親又愛又恨,充滿抑壓、矛盾和不滿。她脫下教師身份,會四出看色情表演、到公園偷窺陌生人雲雨,會用剃刀自殘,宣洩壓抑的情慾。
直至一名男生克萊默深受她沉靜外表吸引,將她本來條理分明的教師生活與刻板的母女世界統統打亂,逐漸失控的她,令克萊默同樣陷入痛苦抑壓以至自我毀滅的漩渦中。
有書評說,這是令人「目眩之作,讓人不寒而慄」。故事交纏着人性陰暗與光明面、高尚和猥褻意識、受過教育和原始人性慾望,不用低俗的眼光,它其實嚴肅得叫人喘不過氣。
本報記者

瑞典駐奧地利大使親臨耶利內克寓所,送花祝賀。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