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新股舊橋一用再用

投資學堂:新股舊橋一用再用

近日城中熱門話題,不用講大家也知道,就是銀行保險箱一點也不保險事件。筆者愈來愈察覺很多看似安全的東西,往往是最不安全的,好像「保本基金」竟一點也不保本;銀行的保險箱,看似不怕風吹雨打、盜賊來侵,到頭來竟然如爛鐵般任意棄掉!
這次筆者覺得「可以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此句話頗為正確,試問一些先人的遺物,對個人如此有價值的東西,真不知這些銀行家可以怎樣賠償!幸好該銀行以標榜其國家為名稱,本港有關方面仍可辯稱,此事不會影響港人對本港銀行的信心!筆者突然想到,連保險箱也會如此烏龍,不知客戶的存款又會……。
《蘋果》的頭版經常會以新鮮事物作頭條,如昨日便是保險箱驚世大烏龍,乃本港開埠首次。但股市,筆者則發覺真是太陽底下無新事,一條舊橋,竟可以用完再用、再用、再再用!好像近日正公開招股的中電國際(2380),據聞其招股反應極佳,多間證券行的「孖展額」已被「借爆」,其招股賣點亦是一招「舊橋」──國內猛人效應!
綜觀中電國際現時的規模,它在內地擁有約5座發電站,其裝機容量約3600兆瓦,容量只是華能(902)的1/5,在國內電力公司中,其規模相對較細。但規模小亦有其「炒賣」方法,規模小即表示發展空間大、前程無限!最重要是其總裁李小琳,是前全國人大委員長李鵬的女兒,可見其後台「夠硬」,國內關係網絡非比尋常,有利日後注入優質資產。此一點從中電國際能夠以紅籌形式上市可反映,因據國內傳聞,近年已愈來愈不容易以紅籌方式來港上市。

紅籌身份有利股價
至於以紅籌方式來港上市,是否較國企形式上市為佳?就以中國海洋石油(883)、中國石油(857)及中石化(386)為例,中海油是紅籌,其餘兩者均為國企,在2003年11月前,中海油的股價遠遠跑贏其他兩股,直至近期國企熱,中石油及中石化才起步急追。由2001年8月1日至2003年11月,中海油股價的表現一直優於其餘兩股,某程度反映同類股以紅籌形式及國企形式上市,股價表現有分別。
中電國際是現時內地5大電力集團之中,唯一以紅籌形式上市的國內電力股,不知會否出現類似中海油的情況?最後,為免各位誤會,筆者決定不認購此股,反正都係抽唔到(一笑)。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