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周三揭盅,由兩名以色列科學家和一名美國科學家奪得,表彰他們發現調節蛋白質降解的泛素,解開人類為何患上癌病、小產和基因密碼出錯的原因,為研發治療癌症藥物、脫氧核糖核酸(DNA)修復和控制方面作出重大貢獻。
瑞典皇家科學院周三宣布,將今屆諾貝爾化學獎頒給兩名以色列科學家切哈諾沃和赫什科,以及美國科學家羅斯。這是瑞典科學院繼去年表揚分子生理學之後,連續第二年將化學獎頒給醫學發現,反映傳統科學範疇日益模糊。這是以色列首獲諾貝爾科學獎項。
皇家科學院解釋三人得獎原因,是科學家長期埋首解釋細胞如何製造不同蛋白質,很少會有興趣研究蛋白質的分解,但切哈諾沃、赫什科和羅斯八○年代埋首鑽研這個冷門領域,並發現了細胞內非常重要的回收再用系統。
人體細胞內有十萬種蛋白質,蛋白質會不斷有規律地循環產生和消滅,在免疫系統防禦機制中,有些會致病的蛋白質要被消滅,這過程稱為遞降分解,而要被消滅的蛋白質會被賦予一個喻為「死亡之吻」的分子記號——泛素(ubiquitin)。
泛素專責分解老化和沒用的蛋白質,再造成新的蛋白質,作用就如同報紙和瓶罐回收循環再用的道理。台灣中研院化學研究所所長陳長謙打譬喻說,泛素將老化和沒用的蛋白質貼上標籤,送到細胞內的垃圾焚化爐——蛋白解體(proteasome),用切割酶將它們切成碎片進行銷毀或循環再用。
這個機制解釋了人體免疫系統的運作,一旦這個蛋白質遞降分解機制失效,人類就會患上子宮頸癌和囊狀纖維化等病,也會導致DNA基因密碼出錯,令孕婦小產或懷有唐氏綜合症胎兒。
化學獎評審委員西倫達指,這項發現對癌症研究有很大幫助。諾丁漢大學醫學院生物學家邁耶亦認為這項研究有助了解人類免疫系統和治療神經系統病。
得獎者之一的切哈諾沃更指出,有大型藥廠已利用這發現研發出多種治療退化病和癌病的藥物。
皇家科學院讚揚三人這項研究,讓人類「從分子層面了解細胞如何控制分解某種特定蛋白質的主要過程。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過程的例子就是細胞分裂、DNA修補、新產生蛋白質的質素控制,以及免疫系統的重要部份」。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