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部份時間會有一些熱錢流入個別股份窩輪如中石油(857)、中移動(941)或內地保險股上外,滙控(005)窩輪的成交比重,一向緊隨恒指和國指等指數輪之後。以過去2周窩輪市場成交為例,滙控窩輪便保持在11至12%;再以周一單日成交為例,滙控窩輪成交金額達到5.2億元,佔窩輪成交的21%,可見投資者對滙控的熱情。
滙控股價在第2季最低見108.5元,最終收報117.5元,以第3季收報124元計算,上升了6.5元,升幅達5.5%。同期恒生指數上升835點(13120點-12285點),升幅為6.7%,盈富基金(2800)升了0.95元,升幅則為7.6%。相對來說,滙控的升幅比後兩者遜色。但是不論買正股或窩輪的人,都非常鍾情這隻「大笨象」,主要是認為「只有買貴,不會買錯」。
如果長揸這類優質股份,相信沒有人會反對,但是買入滙控窩輪並持有至到期日,又是否可行呢?
很多投資者都能夠做到揀輪的程序:先決定正股的方向,再揀選行使價和到期日最適合自己的窩輪,然後持有至到期日,只要到時正股升抵自己心中的價位,那麼便可以行使窩輪(如果是認購輪,正股結算價當然要高過行使價),扣除窩輪成本之後,所餘的差價便是利潤。
從發行人的角度來看,如果投資者長遠看好某隻股份,而又預期升幅比較緩慢的話,那麼他開始時應該是買入中長期貼價的窩輪,在一段時間後,再檢查窩輪的條款是否配合現時的投資環境。如果維持看好的睇法,而窩輪的期限縮短,那麼要考慮採取換馬,轉去較長期的窩輪。
這種做法有2點好處:
1.減少時間值的耗損
大部份窩輪投資者都明白,隨着時間流走,時間耗損對不同窩輪有不同影響。以滙控認購輪9101及2250為例,行使價同為125元,9101到期日是12月28日,2250壽命就比較長,到期日是2月17日。兩者中以短期的9101受時間值的影響較大,窩輪的時間值每日耗損比2250多了約六成。
故此,在適當時候作出換馬,一方面可以減少時間耗損(變相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繼續爭取正股的升勢。
2.鎖定利潤並保持把握正股升勢
滙控股價自從5月下旬持續上升,持有其認購輪如9976(11月8日到期)的投資者,應該都有一定利潤。考慮到此窩輪的對沖值達92%,可算相當高,窩輪價格變動會隨着正股變動較大,投資回報和風險亦相對較大。若持續看好滙控正股的話,投資者大可考慮換馬至較長期的滙控認股證,例如2250。
當然,如果滙控於極短時間內急升,9976的升幅會比2250大,因為其實際槓桿(15.7倍)比2250(13.3倍)為高。如何取捨?投資者要多作考慮。李錦
法興證券衍生工具部高級副總裁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