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香港教育制度的轉變,除中學外,現在很多小學也轉為全日制學校,對於這個改變,學生在校時間長了,午飯這個重要問題也隨之而生。
現時政府對食物供應商並未有嚴格的監管制度,故大部份學校提供的飯餐都是高脂、多肉、少蔬菜、高鹽等,烹調方法以煎炒炸為主,肉類多選用雞翼、香腸、午餐肉等高脂加工食物,完全不符合飲食金字塔的原則。學童在發育時期,營養素的吸收對成長非常重要,如攝取過量蛋白質與鹽份會影響鈣質吸收,影響學童骨骼發展。
所以家長應特別留意孩子們的午飯情況,若發現學校所提供的午餐未能符合少油、少肉、少鹽、多菜等健康守則,不妨花點時間為孩子安排飯盒,免得他們在無選擇情況下吃不均衡的高脂食物,導致肥胖,甚至影響發育。
家長要注意下列五點:1.五穀類佔飯盒的二分之一,包括飯、意粉、麵、馬鈴薯等;蔬菜佔飯盒的三分之一;肉類佔飯盒的六分之一(大約二至三両);2.烹調方法多用蒸、煮、烚、燒、烤;避免炸、炒、煎;3.多元化而新鮮的食物:每種食物所含維他命及礦物質也不同,例如牛肉含鐵質、雞肉含鋅質;4.多用天然調味料如香草以增加香味及減少用鹽份量;5.多選用不同顏色的食物,如南瓜、番茄、紅蘿蔔、雜豆等增加飯盒吸引力。
飯盒例子:1.紅米飯+烤香草豬扒+西蘭花;2.番茄牛肉燴菠菜麵;3.煙三文魚多穀包+雜菜沙律。
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應預備營養均衡的愛心飯盒,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撰文: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營養師盧宇薇
原文可於以下網頁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