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國際(144)出售油輪套現13億元,已獲股東批准,而出售收費公路,涉及代價25.91億元,仍待股東批准,出售公路程序較為複雜,其實並非屬於出售,只是交換資產,結果招商局只是減持公路權益。
基本上,招商局是當作出售國內5條公路權益,代價25.91億元,而所收取的並無現金,只是新加坡上市的CMHP股份價值8.5億元、CMHP可贖回可轉換優先股14.11億元,以及由CMHP售予招商局的海星港口權益33%,作價3.3億元。
目前招商局已持有CMHP股權23.98%,於完成交易後,在優先股未轉換前,所佔股權增至72.3%。
CMHP為控股公司,其屬下業務是於新西蘭開發土地興建房屋及提供按揭融資,買賣證券及其他投資(包括海星港口),去年純利3655萬元(包括海星港口1800萬元),以發行新股價計,相當於往績PE13.3倍,而購入海星港口的往績PE則為18.3倍。CMHP發行價與資產相似,但購入海星港口則以估值計,較帳面值溢價2.09億元或172%,招商局出售公路與帳面值相似,並無收益或虧損,該等公路去年提供純利1.22億元。
優先股3年期,發行價為76.1新加坡仙,年息1.5%,於3年內以1換1換為普通股,或選擇按原始成本贖回。
不出售公路,招商局所佔公路收益及CMHP盈利共為1.307億元,出售後,CMHP盈利大增,但CMHP不再持有海星港口權益,還要付出優先股息,在招商局立場,應佔CMHP權益增加,連同海星港口及優先股息收入,共為1.254億元,較前約減4%,但上述是以去年業績計,如考慮今年可能增長,相信差距不算大,條件代價可以視作合理。
值得注意的,招商局出售油輪,是集中於港口相關業務,出售公路,目標應相同,但公路交易中,只能增加海星港口33%權益,仍控制公路,而且新增物業及按揭業務,同時,招商局在交易中並無現金收入,此交易實際是同系股份重組,與一般估計出售或分拆公路完全不同,上周股價一度急跌,隨即反彈,看來股價存在推動力,但是項交易對形象是負面的。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