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布18區清潔指數<br>沙田衛生惡化顯著

首次公布18區清潔指數
沙田衛生惡化顯著

【本報訊】政府首次公布全港社區清潔指數,以今年五月評審的一百分為基數,發現八月份全港平均社區清潔指數為一百零一點五,較五月時略有改善,但當中有七區的清潔指數下跌,當中以沙田區的環境衞生惡化程度最顯著。 記者:謝明明

在全港十八區社區清潔指數中,十一個地區的清潔指數較今年五月有改善,當中大埔區表現最好,得分一百一十一點三,其餘七區的清潔程度則惡化,尤以沙田區得分最低,只有九十一點三分(見表)。至於在各分類地點的清潔指數中,只有後巷和公廁的衞生情況出現倒退,其餘地點包括街道、街市、公共屋邨、私人樓宇及休憩處等均略有改善。
民政事務總署助理署長李百全昨在記者會指出,政府於八月時在各區邀請十至十六名義工評審區內環境清潔情況,有關義工會從區內逾一百個檢查地點中抽樣一成半進行評審。他稱,本港整體清潔指數較五月時有所改善,希望市民不要將各區的清潔指數互作比較,「好似山頂同鴨寮街比,前者冇咁多人去,自然垃圾都少啲,如果咁比較會對有關居民唔公平,求清潔不是求分數,分數只係一個概念,畀人了解清潔意識。」
李百全形容社區清潔是持續推行的運動,當局會加強公民教育,呼籲市民改善社區環境衞生。

居民不認同調查結果
對於沙田區清潔指數跌幅最大,該區議員蔡耀昌直言,不覺區內環境清潔有惡化趨勢,近期也沒接獲居民投訴。他指今次結果無疑是個警號,會聯絡食物環境衞生署探討箇中因由,以作出改善。
本報昨日曾訪問部份沙田居民,他們普遍認為區內空氣清新、環境乾淨清潔,故不太認同有關的調查結果。其中居住於沙田私人屋苑花園城的譚小姐說:「沙田話晒係新界地方,冇可能咁污糟!」
至於清潔指數評分排首位的大埔區,當區區議員兼候任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表示,會繼續監察區內衞生情況,不會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