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源自鴉叫聲

「夸克」源自鴉叫聲

夸克(quark)起源於一九六四年,由美國物理學家蓋爾曼(MurrayGell-Mann)提出,數以百計的已知粒子是由三種基本粒子結合而成。他根據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JamesJoyce,1882-1941)一本小說中的一句詩,將這三種粒子命名為「夸克」。
喬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Ulysses),被公認為二十世紀英語文學中影響力最大的作品之一。他的另一本小說《Finnegan'sWake》當中的十三行詩,寫到"ThreequarksforMusterMark"。"quark"原指烏鴉的呱呱叫聲,豈料蓋爾曼覺得三聲鴉叫,正合比喻這三種基本粒子,於是便將他的新發現叫做quark(譯音「夸克」)
蓋爾曼最初的理論只有三種夸克,分別是上(u)夸克、下(d)夸克和奇異(s)夸克,但現已發展至六種,另外三種是燦(c)、頂(t)和底(b)。這些都只是名稱,例如上夸克便沒有甚麼「上」的性質。
香港太空館/《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