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以往治療因腦血管瘤爆裂而中風的病人,往往需要進行開腦手術,這不但對病人造成較大創傷,病人亦需一段較長時間康復;但隨着「透視微創治療」這種低創傷、高療效的治療方法逐漸普遍,腦血管瘤病人可在不用開腦的情況下獲得醫治,且療效較傳統外科開腦手術為佳。
威爾斯親王醫院放射診斷學系顧問醫生余俊豪表示,腦血管瘤是由於腦部動脈血管壁的局部異常膨脹而形成。當腦血管瘤爆裂,便會引起出血性中風,即俗稱的「腦出血」。腦血管瘤破裂是最致命的一種中風,死亡率高達三成六。
他又指出,治療腦血管瘤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傳統的外科夾閉手術,另一是以透視微創治療作基礎的血管栓塞手術。
傳統外科夾閉手術需打開病人頭顱,故對病人會造成較大創傷,病人並需在深切治療部留醫二至四周,才能轉往普通病房,需要一段較長時間康復。
至於血管栓塞手術,他指出只需在大腿開個小孔,放入如髮絲般幼的導管至血管內,導管即可經血管延伸至腦血管瘤位置,透過導管以白金線圈放進腦血管瘤內,並將之填滿。血液因而不能進入被填滿的腦血管瘤,而腦血管瘤也會逐漸萎縮。他強調,接受此手術的病人只需在深切治療部留醫一至兩天。
威院跟進了九十七名接受血管栓塞手術的腦血管瘤病人二至六年,發現他們接受治療後的存活率高達百分之百,顯示以透視微創治療為基礎的血管栓塞手術較安全且療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