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萬呎住宅儲備 耗用近四成<br>恆基縱有大量農地難救急

540萬呎住宅儲備 耗用近四成
恆基縱有大量農地難救急

恒基地產(012)最近公布,擁有1850萬方呎樓面應佔土地儲備,表面看來似乎沒有土儲不足危機;但若扣除多項只在規劃階段的項目,及非住宅發展,住宅樓面儲備只餘540萬方呎,當中還有近200萬方呎其實是已落成樓面,實際可發展的地皮捉襟見肘,06年後落成樓面將無以為繼,儘管手持2200萬方呎農地,也是「遠水不能救近火」。

道亨證券分析員袁志峰表示,恒基土儲並不足夠,大部份大型住宅發展,會在05年或以前完成,如西灣河嘉亨灣及屯門悠然自居等,06年起新供應將出現短缺。

過去1年僅增80萬呎樓面
補求方法之一是減慢賣樓,他說,因現時樓價趨升,售樓量即使下降亦能維持利潤。然而這做法將與恒基主席李兆基最近所言,要把售樓目標,由過去一年的1700個,大幅推高至8000個相違背。
雷曼兄弟地產分析員胡一威指出,恒基持有的應佔住宅土儲共約540萬方呎,其中近200萬方呎屬已落成但未售出的現樓,如大埔淺月灣和大角嘴港灣豪庭貨尾,及待售的大埔比華利山別墅,可發展的土儲其實只有約330萬方呎,包括過去一年完成的補地價項目,及於私人市場購入地盤(見表),所增加的儲備僅80餘萬方呎。

現有儲備只夠發展兩年
以恒基過去數年每年平均落成約160萬方呎樓面計(見圖),現有土儲只夠未來一至兩年發展,土儲不足情況與長實雷同,分別在於恒基的貨尾較多及有大量農地作緩衝。

改契地一年半載難起動
恒基有大量地皮可透過改契發展住宅,但牽涉繁複的規劃、換地及補地價程序,例如油塘灣可發展172萬方呎應佔樓面,烏溪沙可發展約140萬方呎應佔樓面,粉嶺馬適路農地預計可發展逾300萬方呎住宅樓面,均受附近規劃進程掣肘,一年半載難以落實。較易成形的項目,是已完成規劃,正洽商換地和補地價的元朗大棠路項目,不過,應佔樓面僅約44萬方呎。
為防06年以後出現供應斷層,恒基未來難免要在公開市場,就如下周的官地拍賣,與其他「餓地」的發展商高價搶地。月前恒基曾以2.8億元,即每方呎樓面地價高達3200元,於私人市場購入旺角荔枝角道小型商住地盤,足見市場供應緊絀,發展商惟有「大小通吃」。
系列之二記者:黃素玲

烏溪沙可發展約140萬方呎應佔樓面(紅框),受附近規劃進程限制,一年半載難起動。

恒基540萬方呎土地儲中,近四成已成現樓但未售出,如未開賣的大埔比華利山別墅。

恒基大部份大型住宅發展,會在05年或以前完成,嘉亨灣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