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導師需要耐心與愛心

美容導師需要耐心與愛心

女士總是愛美,美容業因此從未式微,不少美容學院近來都大張旗鼓招生,業內對美容導師更求才若渴,蒙坦妮美髮美容學院美容導師梁玉雲,5年前由美容師轉職為美容導師,才發覺這行業的發展另有一番遼闊天地。

梁玉雲96年入行從事美容師,3年後希望事業能更進一步,於是轉職美容導師,受訓期間才發覺所了解的美容知識只屬皮毛,只能應付客戶,不足以教授。「例如點解會有暗瘡?雀斑怎樣形成?都要翻書查根究柢。」轉職至今已5年,她認為做導師的首要條件必須有求知慾。

考美容試提升資格
美容範疇甚廣,由護膚、化妝、按摩、髮型,細微至眉毛指甲,大至各式有關美容電子儀器的原理及應用等,導師都要深入理解。因此受訓時會由淺入深,旁聽各課程及背誦理論。梁玉雲認為,最困難是如何將皮膚構造等複雜的內容,簡潔地表達,令學生明白和吸收。
她提醒不要誤以為成為導師就可以拋掉書包,「面對一班由數人至30人不等的學生,責任感和壓力很大,要具備廣博的知識才可應付學生提問,因此要犧牲很多私人時間,利用晚上和假期備課、看書吸收新知識。」另外,需要應考各類國際美容試提升自己。
她對首日授課的情景印象猶深。「早一晚在家將內容背得滾瓜爛熟,但步入課室腦袋即一片空白,過了約15分鐘的適應期才漸入佳境。」梁玉雲笑言化妝堂幾乎是每個女士所好,故此學生上課時最為投入,理論課的氣氛則較沉悶。

上課氣氛宜放輕鬆
梁玉雲認為:「講授過程間避免有悶場,應營造輕鬆的學習氣氛,因為上課的都是成年人,氣氛可以輕鬆點,不用太嚴肅。」能與學生打成一片,上課時如朋友般交流心得,這為梁玉雲減輕不少壓力,並漸漸變成享受。
她認為,上課方式、教授技巧、場面控制和「執生」能力,都是教學上要學習的技巧。「通常我會將剛教過的內容反問他們,一問問題大家就活起來,同時也可測試到他們吸收了多少。」
最大的滿足感當然是看見學生由一竅不通到開美容院,而且生意不賴,除了學生自身的努力和領悟外,導師的貢獻就視乎付出了多少耐性。梁玉雲說:「學生的學歷和資質參差,做導師的要有耐心與愛心,遇到同學有不明白的,應不厭其煩再三教授。」

意外收穫擴闊生活圈
梁玉雲擔任美容導師後,意外的收穫是接觸層面更廣。「有時學校會派我們到內地分校或本港其他大專院校,負責演講或示範教學課程,見人多了,自信心亦增加。」能夠涉足內地美容業,對梁玉雲而言更是的難得機會。
記者:葉敏儀

梁玉雲(左)感到美容師的事業未能更進一步,於是自我提升成為美容導師。

美容導師每日上2至3節課,每節3小時,其間不是站着就是行來行去看學生小組實習,故經常腳疲聲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