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魔鬼曼聯之風席捲全球,今次還特別看中了香港這個地球上的「一點城市」,建立亞洲區首間足球學校,並以曼聯當年訓練出萬人迷碧咸、傑斯、史高斯、尼維特兄弟等超級球星的絕學,親身傳授給有足球天份的小朋友。趁着足球學校首度「開操」訓練,就帶大家尋找誰是明日曼聯之星吧!
記者:何善華
攝影:陳智良
一班10歲唔夠的小朋友,別以為大家互不相識會很「禮讓」,一落到球場就立即變得龍精虎猛,實行「以波會友」。懶理對方的膚色是黃色、白色抑或黑色,訓練期間依然有講有笑,但一到分組比賽就盡顯「落場無父子」的本色,施展不同曼聯球星的看家本領,好似以傑斯仔嘅盤球扭過對方,再用雲佬的射術入網,看得觀眾席上的家長津津樂道,忍不住替愛兒打打氣,歡呼鼓勵。
曾在曼聯及英格蘭國家隊效力的著名球星德士貝利(MikeDuxbury)為今次曼聯足球學校的主教練,他表示香港小將的技術不俗,但性格卻較英國同齡的小朋友內向及怕醜,所以訓練學校其中一個目的,是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單論球技,本地球員絕不比外國人輸蝕,但足球不是只講技術,團隊紀律更加重要,當然個人體能及思維都是關鍵所在。」一旦學員給教練挑選出來的話,更可免費到英國曼聯青訓學校舉辦的「曼聯足球學校精英大賽」受訓,觀看曼聯主場的聯賽賽事。
在首日開操前,教練團(共有5位教練,包括主教練德士貝利及羅斯爾、以及教練張寶春及陳國賢等)先向在場的參加者訂下「訓練規則:尊重、溝通、紀律、享受及公平競賽」,更揚言有好的紀律才可以建立團隊精神,將曼聯一隊的團結隊風套用在現實生活中。訓示過後便將小朋友以不同年齡及技術,分拆約每12人一組,由一位教練帶領及指導訓練。首先傳授足球基本功如「走動帶球」及「急停轉身」等,隨後小朋友立即散開各自練習個人基本技術,然後再做一些集體練習以培養學員之間的默契。一次過做75分鐘的帶氧運動的確唔係人人都得,小朋友嘗過此等滋味,就明白到當一個成功的足球員,是要付出不少氣力和精神。
教練話盤球首先要雙眼集中視線,望準皮球,然後扭擰蛇腰左右擺動,就好似傑斯盤球般「逢人過人」。
射球不一定要勁度十足,只要能夠將足球送進龍門網內就可順利得分。即使面對空門都要擺番個靚姿態「卧射」入網。
一切由基本功學起,二人短傳看似輕鬆簡單,但怎樣運用腳腕位置傳送,背後實有一定學問,勤力操練先可以百分百短傳成功。
「長傳急攻」一向是英式足球的傳統踢法,做得後衞當然要懂得遠距離傳送致命又準確無誤的長傳啦!
控球可以控制到皮球「聽教聽話」,實非一朝一夕學成的。如何可以利用心口控定足球,可多些參考史高斯落場時的表現,從中偷師。
別以為球場內的小朋友是足球訓練學校的主角,是明日英雄!每位小朋友背後,在球場以外的觀眾席上不都是有一個「媽」?她承擔了小朋友的辛勞、飲食及精神提升能力,踢波都可以輕鬆自在,現在的小朋友多幸福呢!
筆者印象中的第一位女球迷,是漫畫《足球小將》內的啦啦隊隊長早苗。2004年的今天,一樣有不少小女球迷親自到場為明日曼聯之星打氣。
踢波出汗兼口渴絕對係正常之事,幸得身邊的祖母大人忙加照顧一番,這位小朋友認真羨煞旁人,連踢波都有專人服侍,派頭可以與碧咸媲美。
「媽咪唔該快啲抹汗啦,我要落番場啦!」小朋友在教練給予的五分鐘休息時間內,做齊抹汗、飲水、唞大氣等狀態提升方法,目的都是想一會落場唔好失威。
呢位家長非常醒目咁帶定攝錄機,務求第一時間見證亞洲首間曼聯足球學校的首日開操情況,捕定靚位連忙將小朋友的一舉一動記下來。
正所謂「球場如英雄地」,眼見愛兒當日狀態夠Fit,一口氣入咗兩球,重唔即刻用相機拍下入球一刻的情景!無帶相機,一於用手機相機「以相為證」。
陳先生:「知道個仔Justin鍾意碧咸,所以帶佢嚟學吓踢足球。我覺得這裏的訓練系統設計得幾好,教練和學員的比例好均勻,相比起體育學院及坊間的足球訓練班,訓練球場的面積已算很大。」
盧先生:「一班小朋友分開四組訓練,情況有點混亂,如果分組前視乎小朋友的身高、技能再仔細分組就比較公平,氣氛好融洽,寓學習足球之餘亦可多聽多講英文,唔錯!」
香港曼聯足球學校
內容:曼聯轄下教練在港訓練8至15歲男女青少年,每完成一個學習階段,每位學員將獲發證書及個人技術評估報告。
日期: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大部份課程已開班,部份課程尚餘學額;另會增設新班,詳情稍後公布)
教練:羅斯爾、德士貝利(歐洲足協B級教練證書)及6名香港教練(亞洲足協C級教練證書)
上課地點:跑馬地香港足球會及屯門嶺南大學
費用:$4,500(平日)、$5,400(周日),每周一節,每節75至90分鐘,共20周。
查詢電話:23142114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