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會網友初中生一成曾被性騷擾

約會網友初中生一成曾被性騷擾

【本報訊】一項有關初中生上網情況的調查發現,近一千八百名受訪者中,三百五十三人曾與網上認識的陌生人會面外出,近一成更曾因而受到性騷擾或性侵犯。負責是項調查的防止虐待兒童會提醒初中生,由於他們仍未有能力保護自己,所以若遇上網友相約見面,應先與家人等商討。
該會於今年三至四月間以問卷形式,訪問了七所中學共一千七百一十六名中一至中三學生,了解他們使用互聯網的情況。調查發現,五成五受訪者會於網上認識陌生人,兩成一人曾與這些網友外出見面。
該會總幹事雷張慎佳稱,初中生普遍因「好奇心驅使」、「想見真人」、「未試過,想試試」等原因而應約。雖然近一成曾與網上認識陌生人外出的初中生坦言曾被性騷擾或性侵犯,但仍有不少人說外出一次後更想與對方再外出。雷太擔心初中生既沒有勇氣抗拒傷害他們的人,又盼尋求刺激,令他們在網上結識陌生人而遭到傷害情況越愈來愈嚴重。

應注意接收淫褻訊息
調查又發現,三成六人曾於網上收到淫褻不雅訊息,兩成七人更曾收到以兒童為對象的淫褻不雅訊息。這些訊息以文字、圖片及短片等為主,而ICQ這些網絡通訊軟件則成為接收這些訊息的主要渠道。
雷張慎佳形容這些數字十分驚人,但強調更應注意兒童在收到淫褻訊息後會如何處理。「雖然大部份初中生會將呢啲涉及兒童嘅淫褻訊息刪除,但有少部份人會將訊息保留喺電腦入面,部份更加會將訊息傳送畀其他網友。」她提醒初中生,保留或傳送以兒童為對象的淫褻不雅訊息均違反去年生效的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
她又建議,家長應多留意子女因上網而引來的行為或情緒反應,並作出適當輔導。初中生則應建立結交網友的適當界線,如遇陌生人相約外出,最好與家人、老師或社工商討。若接收到以兒童為對象的淫褻不雅訊息,應立即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