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港股的投資初哥,普遍會選擇投資香港股票基金,透過基金經理的專業表現,去捕捉增值機會。然而,此做法的缺點是收費較貴及流通量低。近年相當流行的ETFs,即「交易所買賣基金」(ExchangeTradedFunds),或許能為投資初哥提供另一入市選擇。我們今回繼續探討ETFs的另類投資價值。
指數投資有甚麼優點?目前市場又有甚麼選擇?
近年來,指數投資深受投資者歡迎,因為它不但能分散投資,減低風險,又可免除選股的煩惱,投資者亦不需要完全清楚認識個別股份,而且交易成本大減。ETFs屬指數投資的主流產品之一,具備資金管理的優點,配合在交易所上市的特性,故近年成為穩健投資者的熱門選擇之一。另類指數投資選擇亦包括一些相關的衍生工具如認股證及ELI等。
一般單位信託基金和交易所買賣基金,主要有兩個分別:第一、有別於傳統主動式的單位信託基金,ETFs的投資目標只是緊貼指數的表現,買賣活動較少,運作成本及交易成本普遍較低,故此一般徵收的管理費用亦較少;第二、ETFs在交易所上市,在交易時段內隨時可以買賣,同時亦毋須以現金來申請和贖回基金單位。一般單位信託則是每天結算及交易一次,並且以現金交收。
近年指數認股證發展蓬勃,亦間接令指數投資更趨普及。在窩輪市場,指數輪一直穩佔領導地位,以每日成交計算,當中恒指輪佔窩輪成交,就一直維持在30至40%,其發行量也是眾多資產之冠。
以往市場曾出現一些與ETF(如盈富基金)掛鈎的認股證,但目前指數窩輪已差不多完全與指數直接掛鈎,原因之一是ETF始終屬股票一種,其市場買賣差價,令相關窩輪的波幅較直接與指數掛鈎的為低。
在另一散戶活躍的ELI市場中,與ETF(如盈富基金)掛鈎的條款一直深受穩健投資者的歡迎。他們認為,一籃子股份涉及的投資風險,應較單一股份為低,即使最終接貨,也可視為中長線股票投資的另類選擇。
恒生指數ETF基金(2833)是新指數產品,其價格表現是否有保證?會否出現大幅落後其資產淨值的情況?
無論是開放式或封閉型的基金,它們的買賣價均有可能與其資產淨值稍有偏差。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特點之一,是要求投資者以指數成份股代替現金,作為申請和贖回ETF的單位,當中涉及的套戥活動,成為一股有效的市場力量,確保基金的買賣價與資產淨值不會出現太大偏差。
比方說,當ETF單位的價格低於資產淨值時,專業投資者便會在市場上購入基金單位,然後透過基金單位的贖回機制,去換取一籃子的指數成份股,隨即以較高的價格於市場上沽售。
基於供求原理,我們預期基金單位價格因需求增加而上升,而成份股的價格亦會由於供應增加而下降,間接壓低基金的資產淨值。
同樣地,假設ETF的市場價格高於資產淨值,投資者便會在市場買入等值的成份股,透過用來申購價值較高的基金單位,然後在市場上沽售。此舉一方面有機會令成份股價格上升,另一方面則可能拖低基金單位的價格,令基金價格和資產淨值重回相若水平。
大部份的散戶是不會參與以上提及的套戥活動,但這類簡單的市場套戥機制,可有效地確保交易所買賣基金的價格能緊貼其資產淨值,令投資者能在公平的環境下進行投資買賣。
雷裕武
麥格理證券衍生工具部聯席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