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補兩國關係 京禁傳媒反日

修補兩國關係 京禁傳媒反日

在中日兩國關係陷入僵局之際,中國官方突然公開表示,將收緊對輿論在報道日本問題上的控制,不准主流傳媒出現反日的報道,也會採取措施管制網上論壇的反日言論。日本傳媒認為,此舉顯示中國官方正採取措施,防止中日關係進一步惡化,同時也維護政權的穩定。

日本《讀賣新聞》昨日報道,中國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早前會晤日本記者時表示,中國將收緊傳媒對日本問題的報道,「主要傳媒將不會出現反日報道。」

網上論壇亦會管制
至於被視為中國民間反日情緒高漲的根源的網上論壇,趙啟正也表示,北京當局也會採取行政措施加以管制。
報道認為,中國官方罕見地公開承認介入傳媒報道,顯示當局迫不及待地想改善同日本的關係,這一舉動明顯地是試圖阻止中日雙邊關係進一步惡化,並維護北京政權的穩定。

民眾情緒禁之不絕
不過,報道也指出,限制反日報道並不等於可以禁止民眾的反日情緒。如果中國當局禁止反日言論,而且採納對日新思維,即放棄歷史問題的爭拗、致力改善中日關係,會令民眾的不滿無可避免地轉變成反政府情緒。因此,主管宣傳事務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也強調,所謂對日新思維並不是官方的政策。
與此同時,一些鼓吹對日新思維的學者也不得不保持低調,一名學者表示:「如果我們對日本提出正面的看法,我們會被視為叛國者。」
中日兩國民眾之間的相互仇視問題日趨嚴重,繼亞洲盃足球賽出現中國球迷反日言行之後,上月在中日建交三十二周年時,東京也出現反華示威。而中日兩國政府首腦自去年十月會晤後,至今已有一年未直接接觸,雙邊關係陷入僵局。
日本共同社昨日報道,中國總理溫家寶、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明日都會到越南出席亞歐峯會,小泉急切地希望與溫家寶舉行會談。在胡錦濤掌握黨政軍全權、日中關係迎來轉折時期的情況下,日本也被迫重新思考對華的外交戰略。但小泉純一郎堅持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看來已成為打開中日關係僵局的「攔路虎」。
《讀賣新聞》/共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