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中國的經濟政策已成功降低信貸和投資增長,為「軟着陸」奠下基礎。人行副行長李若谷則強調,沒有為採取更具彈性滙率政策定下時間表,並警告美國不應對中國改變貨幣政策迫得太緊。面對中國無意在短期內讓人民幣升值,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NDF)的折讓收窄。
周小川周日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會議上說,中國政府堅決限制某些經濟環節的過度投資,並促進經濟及金融改革;中國「仍準備採取必要的宏觀調控措施。」
李若谷在另一場合說,中國控制過度投資和通脹的努力已見成效,而中國經濟應不會「硬着陸」,未來20多年經濟可望每年增長7%至8%。
李若谷重申中國正逐步推行以市場和供求為基礎的彈性滙率體制,惟現時「沒有時間表」,這並非表示中國「沒下定決心」。他強調步伐過於急速反而會引致失誤。他警告,美國若迫使中國放寬貨幣政策,最終會自食其果。李若谷說,倘人民幣升值導致美國減少進口中國貨,美國或須以更高成本從其他國家進口貨品,而美國的貿易赤字和失業問題亦不會顯著改善。
由於人民幣在短期內升值的機會大減,人民幣1年期NDF折讓昨天一度由上周五的2450點子收窄至2150點子,是上月17日以來最小。亞洲尾段,人民幣NDF折讓報2387點子,意味人民幣若自由淨動,1年內會升值至8.0379兌1美元。目前中國把人民幣固定在約8.2770兌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