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研發的太空船「太空船一號」(SpaceShipOne),周一成功締造創舉,在五天內第二次飛越大氣層,贏得鼓勵私人太空飛行的X大獎約七千八百萬港元獎金,打開了私人太空飛行的革命大門。
香港時間昨晚九時四十七分,搭載於特製噴射機「白武士」機腹下的「太空船一號」,由莫哈韋沙漠起飛。主機師在臨起飛前才公布,是五十一歲的美國海軍試飛駕駛員賓尼。「太空船一號」不但飛上了X大獎限定的十萬米高空,更飛到十一萬四千四百六十四米的高處創下紀錄。
「白武士」飛至一萬五千米高空時,放走「太空船一號」,然後它在火箭引擎驅動下,穿越大氣層,進入離地十萬米高的太空亞軌道。這時,機師有三至四分鐘處於無重狀態。之後,太空船回航,以迂迴曲折的航道降落地面。
根據X大獎規例,參賽太空船必須連續兩次成功飛行,而每次須攜載三人或同等重量的東西,升空十萬米,飛到太空邊緣,這才算贏。
「太空船一號」上周三進行了爭奪X大獎的首次飛行,機師梅爾維爾成功駕駛它飛上太空再安全降落。但這次飛行期間,「太空船一號」曾幾十次打滾,場面驚險,令人懷疑私人研發太空船技術還未成熟,亦引起一旦有意外誰付保險費的爭議。
第二次試飛不容有失,「太空船一號」團隊共三十人,周日晚齊集莫哈韋沙漠、太空船設計師魯坦的金字塔形家中休息,等待黎明來臨。據梅爾維爾表示,選擇十月四日為第二次升空期,有特別意思,因這天是蘇聯發射首枚人造衞星Sputnik1四十七周年。
這次試飛各界關注,商業機構虎視眈眈,因為「太空船一號」的成功,將給潛力優厚的太空旅遊業打開大門。聯邦航空局(FAA)、議員一樣密切留意,以籌謀如何規管這項新興事業。
未等「太空船一號」完成第二次升空,X大獎基金會主席迪亞曼迪斯說:「等了四十年,私人太空飛行革命開始了。」他豁達的說,不論第二次試飛成敗與否,比賽真正目的已經達到,商業太空飛行已經萌芽。
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