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再有一名市民在長沙灣麗新商業中心的好彩海鮮酒家進食魚類後懷疑中雪卡毒,這是繼上月二十六日有七名市民在同一地點吃魚中雪卡毒後,八天內涉及該酒樓的第二宗個案;該酒樓昨已停止向懷疑有問題的魚類分銷商入貨。食物環境衞生署正跟進事件。有傳染病專家認為,連串事件主要與從不潔水域捕魚有關。 記者:陳倩雯
衞生署公布,八名市民前晚到長沙灣麗新商業中心好彩海鮮酒家用膳,吃了一條約兩斤重的老虎斑,其後一名四十三歲女子出現中雪卡毒病徵,如口部麻痹和心悸等,但毋須入院。
該酒樓經理蔡先生說,懷疑有問題的魚類來自九龍城一家魚類分銷商,該分銷商供應的魚類佔該酒樓貨源的三分之一,當中以石斑為主,並包括老虎斑。該酒樓昨已停止向該分銷商入貨,並考慮不再合作。他認為,今次事件對酒樓生意造成影響,正計劃日後購買較細小的魚類,減低食客吃大魚中雪卡毒的風險。
懷疑有問題的魚類,來自南太平洋島嶼基里巴斯,同一地方的魚類曾在去年底、今年初及最近造成多宗中雪卡毒個案。商會已去信近百名會員及魚類批發商,提醒他們切勿購買來歷不明的魚類。
香港仔漁業海鮮商會副主席李彩樺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估計,因為近期不少地方都出現紅潮,顯示海洋環境有所變化,故不排除會令更多魚類含有雪卡毒。加上近期經濟轉好,市民進食貴價珊瑚魚需求增加,令中雪卡毒個案相對增加,但相信當市民得悉事件後會有所警惕,減少吃珊瑚魚。
此外,衞生署證實一名二十三歲印度男子上月二十七日從印度抵港後出現腹瀉及嘔吐病症,化驗後證實感染01稻葉型霍亂弧菌。病人正在伊利沙伯醫院留醫,情況穩定。本港今年至今共五宗外地傳入霍亂個案。
而上月一個集體遠足活動「團隊挑戰36」參加者中,再有一名三十歲男子證實感染鈎端螺旋體病,令在是次活動中感染此病的人數增至四人。病人毋須入院,現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