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實缺土儲 2年後恐無樓賣

長實缺土儲 2年後恐無樓賣

政府早年暫停賣地,令發展商失去補充土地儲備的主要渠道,但長江實業(001)近年秉承「貨如輪轉」的原則,結果賣樓多、買地少,導致住宅地皮儲存量勁減,若按一貫賣樓進度計算,2年便告「清倉」,成為當下最急需補充土儲的發展商。
證券界人士認為,長實土儲告急,可發展的大型住宅地皮,主要只有天水圍項目、大坑虎豹別墅重建、東涌映灣園四期、將軍澳調景嶺站上蓋,以及年中時投得的馬鞍山77區。

05年度僅得77萬呎
雷曼兄弟分析員胡一威指出,長實目前所有應佔土儲,可發展約700萬方呎樓面,以過去數年每年平均落成量約250萬方呎計,不夠3年之用。
長實早年大量起樓,結果令到04年度的住宅樓面落成量創高峯,根據該公司年報資料,激增至近463萬方呎(見表一),但05年度急減至只有約77萬方呎,僅僅相等於兩幢住宅大廈;06年度及以後的也是處於低水平。

農地未能解燃眉急
他說,長實系約有1100萬方呎農地,大約只及新鴻基地產(016)及恒基地產(012)的一半,而且主要集中在元朗豐樂圍,牽涉複雜的規劃及換地申請,相信短期內難以成為正式的土儲。
過去一年,該公司吸納的住宅地皮,主要有調景嶺站二期和馬鞍山77區兩幅(見表二)。
瑞銀投資香港證券投資主管林奮強指出,發展商土儲一般須足夠應付未來4年發展,但現時部份發展商的土儲,只夠用2.5年,其中長實的土儲較少,只可發展約8000個住宅單位,較新地的1.44萬個少44%。即使放慢發展步伐,把每年售樓量由去年的6000個,減至以後每年約4000個,2年便已「清倉」。

年中搶地已見端倪
長實今年中以20.9億元超高價,力壓眾發展商,競投得馬鞍山地皮,較底價高逾七成,其實正反映其嚴重缺地的情況。
最近有發展商先後以合共80.2億元底價,勾出何文田及新蒲崗兩幅大型住宅地皮,長實既具財力又最缺地,不過對於有否勾地,一直保持緘默。兩幅地皮合共可建總樓面近300萬方呎,除非長實成功「獨吞」,否則會繼續受土儲不足的問題困擾。
系列之一 本報記者黃素玲

地政總署署長劉勵超

長實兩個較大型的樓盤畢架山一號(圖)及調景嶺站上蓋項目,前者已發售,反應不俗,而後者料於明年才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