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上周五出奇大升,消息方面不算甚麼特別,但同一時間債券大跌,反映資金流向轉變,縱使維持不看好美股後市,也要尊重這個短期逆轉,就算仍是伺機沽空美股,還是等待再次出現轉弱之勢才出擊。
美股突破之日,本欄大題大錯特錯,相當尷尬,不過明白投機真諦,以及筆者作風,應該明白不是甚麼一回事。出錯是理所當然,否則筆者早已富甲一方。
雖然筆者在本港股票方面,再不如以往般爭取主動,在證據不足、但覺得吸引的時候便已出手,不過評論以至炒賣海外工具之時包袱較少,基本上維持以往風格,博輸機會率更高。犯錯並不足懼,要是贏錢日子的收穫,足以彌補失誤帶來的損失,以及從錯誤中學習,要有成績,放得低是相當重要。
七大工業國開會,人民幣滙率又成為話題,其實時近美國大選,除了伊拉克之外,中國的貿易優勢,也是另外一個焦點,滙率以外,很有可能偶爾出現一些不利中國的點子。
消息構成的短線波動,是講求臨場執生,重要的是大方向。筆者認為中國依然會維持人民幣滙率不變,現在的環境不見得比1年前緊急,至於不利中國的聲音,更加不用太過認真,由話題變成政策的阻力是相當大。
不過依然維持一貫看法,萬一人民幣滙率升值,對中資股將是相當不利,滙率調節,取代了資產升值的壓力,在成事之前,這個憧憬卻會有利,如果一旦變成事實,便有十足好消息出貨的味道。
一般人認為人民幣自由浮動,必定只得升值一途,其實未必如此理所當然,存在爆大冷的機會,亦因此對人民幣存款無甚興趣,一日未揭盅也不知,在此立此存照。
回說港股,上周四偷步上升,再追空間不大,如果配合外圍氣氛,似乎會以科技股較佳。國企股長線基調好,較有信心逢低吸納,但科投股始終難有信心,不過也有晶門(2878)這種突圍例子,其實ASM太平洋(522)、精電(710)等估值不算高之下,短期應有些表現。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