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關係非政冷經熱

日中關係非政冷經熱

北村隆則

日中關係自邦交正常化以來,尤其是在簽訂和平友好條約後有長足發展。下面幾個統計數字能充份證明:
例如:日中貿易。從七二年的邦交正常化到現在的三十年間,兩國貿易額增長了一百二十倍;日本的對華投資從九三年的三十億美元,增加到○三年的八十億美元;日本政府對華開發援助(ODA),從七九年開始到現在,累計約達三兆日圓(用現在的兌換率,約相等於二百七十億美元);政府銀行優惠條件的對華貸款,達三點五兆日圓(約三百二十億美元)。在人員往來方面,過去十二年間,日本前往中國訪問的人數增加了三倍,每年約有二百四十萬人次;中國訪日人數在十二年內,也同樣增加了三倍,每年約有五十四萬人次。
回顧過去,從七二年日中邦交正常化,到七八年簽訂和平友好條約的這段時間,是建立友好關係基礎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主要工作,是要把一向依靠民間交流來維持的兩國關係,提高到國家與國家的正式關係。七八年日中簽訂和平友好條約,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推動了日中關係的飛躍發展。從七九年,日本向中國政府開始提供開發援助,這項援助的目的,是為了協助中國按改革開放政策建設國家。戰後,日本作為和平的國家,一貫要為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這個基本理念一直沒變。

與這樣飛躍性的發展恰恰相反,最近有人認為日中關係是「政冷經熱」。不過我認為這樣概括日中關係的現狀並不正確。
「政冷經熱」這個說法,比較偏重於日中間過去的戰爭關係。戰爭受害者的感情當然要重視,這不是以一言片語或一份文件就能解決的。我們日本人要充份認識到這問題。其實,日本人面對日本曾侵略中國的事實都有道歉的心情。根據日本國民的這種感情,日本政府藉許多機會都表明了道歉,包括在邦交正常化時發表的日中共同聲明、村山總理當戰後五十周年的講話,及歷代總理發言等。正因如此,確有不少日本人對中國方面經常提起這個問題,要求日本「道歉」的做法抱有意見。也有不少日本人感到日中兩國間的一些政治問題,是在中國國內被誇大,或根據不正確的認識而作批評。日本戰後怎樣走過和平國家的路,這個問題上,中國國內的認識還是不夠。
日本人一向對中國和中國文化懷着尊敬的態度。另一方面,從十九世紀末開始,有許多中國留學生來日本學習新知識。當時,日本從歐美各國積極引進了科學技術,繙譯成漢字,因此,現在在中文裏還可以看到很多日文詞彙。我們兩國其實有許多共通處。

根據日本政府每年舉行的民意調查,回答說對中國「有親切感」的日本人在八十年代佔全體七至八成,但到了八九年,這數字大幅下降,後來一直停留在五成左右。換句話說,表示有親切感的人和沒有親切感的人是一半一半。在中國○二年進行的一項日中共同調查中,五成三中國人表示「不喜歡日本」,說「喜歡日本」的人僅佔一成左右。
日本經濟新聞最近對日中雙方的年輕實業家進行了調查。根據這項調查,對「今後希望要加強與哪個國家的關係?」的提問,日本人有百分之四十三點五回答「中國」,其次是美國(百分之十九點四)、東盟(百分之二十一點三)。在中國方面,有三成一回答「美國」、其次是俄羅斯(兩成四)、東盟(百分之二十一點三)、回答「日本」的人僅佔百分之四。日中雙方間對彼此的認識上,還存在較大差距。
當我們考慮今後日中關係時,有必要讓日中間更廣泛的階層,認識到日中關係的重要性。目前為止,日中關係的發展給日中雙方都帶來重大利益,這是很明顯的事實。今天,日中關係不僅對雙方利益,而對亞太地區及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都起着重要作用。在這個意義上,根據正確的事實,加以冷靜判斷和處理日中關係問題就愈來愈重要。

日中的貿易額不久會超越日美貿易,對日本來說,中國將成為最大的貿易夥伴。對中國來說,日本也是最大的貿易夥伴。除了香港、澳門外,外國的對華投資累計金額中,日本佔百分之八點二(至○三年止),僅次於美國成為第二位。兩國在經濟上的依存關係愈來愈緊密,彼此在雙方的經濟發展上,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目前,在東亞地區,貿易、投資和人員往來方面進一步加強依存關係,在這過程中,日中兩國所起的作用也變得更重要。
對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來說,日中兩國的合作更不可缺少。這方面的共同課題有:世界性的環境問題、反恐對策、控制毒品交易,及北朝鮮問題等。

今天,日中關係在許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發展。雙方共同利益所在的問題,已不限於兩國間,更廣泛地發展為多邊問題。同時在日中兩國內,廣泛的國民對雙邊外交關係上的問題加以關注,大家都共同收到同樣信息。正因如此,增進彼此的理解,是一個急待解決的課題。要增進理解,就要有正確的信息,及根據這些信息加以正確的理解。信息的傳播有很多途徑,但最重要是自己實際接觸。因此,人員往來要進一步擴大。日本政府為了促進留學生、觀光等各種交流,正積極採取各項措施。傳媒的作用也很重要,香港傳媒的特點是自由和公平,用中文發出信息,能對中國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力。香港可以活用其自由開放體制的特點,成為通往中國的平台。我們總領事館也會充份利用這特點,盡努力進一步發出信息。
除了增進相互理解外,進一步擴大兩國政府間的合作領域也很重要,例如環境保護。日本在過去二十多年來,一直在這個領域裏對中國提供援助,在中國的環境保護對日中雙方的人都有直接利益。加強在這個領域的合作,也可以增進兩國國民的理解與信賴。對地區內的問題,兩國發揮的作用很重要,日中雙方加強合作,不僅能解決問題或緩和矛盾,更可讓兩國國民進一步認識到日中關係的重要性,推動雙邊合作關係。
今後怎樣處理日中兩國關係,首先需要日中雙方更廣泛的國民間共同得到正確的信息,並根據這些信息形成正確的理解。同時雙方要充份認識到日中雙方的合作,將對兩國國民及本地區的國民帶來更大利益。
……………………………………………………
作者為日本駐港總領事,本文摘錄自九月二十四日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五十五周年校慶慶祝會上演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