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三個星期麵店,跟廚房裏的大師傅相處愉快,唯一的分歧,是他們覺得周寧和我在品質上要求過高,有時候不符合經營之道。
我說以前從來沒做過生意,當然不諳經營之道,但這也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想事情,會偏到顧客那一邊。
顧客只要品質好,別無他求。人家來吃一碗麵,就是要這碗麵好吃,如果這碗麵不好吃,或者沒有上一次好吃,他是不會理會背後到底因為甚麼原因的。
料放得份量有差錯,湯煲的時間不夠,牛𦟌牛筋不入味,在廚房而言,可能真的會找出十七八個理由來解釋,這也情有可原,那也情有可原。但是,這關顧客甚麼事呢?顧客進門,只求一個結果,就是這碗麵必須好吃。
「如果有一天一大鍋牛肉麵湯真的不合格怎麼辦?」大師傅問。
「倒掉!」
「倒掉來不及做第二鍋,就沒牛肉麵賣了。」
「那就不賣。」
真碰上了那一天,就老實告訴顧客,今天失手了,不賣了。就算你一定要試,也不賣。你花錢吃了一碗不稱心的麵,我心裏也過意不去,為了一碗麵弄得兩個人心裏不舒服,何必呢!
大師傅有些動容,一鍋牛肉連湯倒掉,不見好幾千塊錢,雖然我們在說着一個假設的場景,大師傅也覺得心痛。
我說那就好,如果不想這麼心痛的事情發生,我們就一起把好品質這一關,把一碗牛肉麵做得矜貴起來。矜貴,是靠堅持產生的。眼光放遠來看,這才是真正的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