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來只在野鳥、雞及鴨等家禽體內存在的禽流感病毒,近年不斷擴散到其他動物身上,連同「禽流狗」在內,目前最少有豹、白老虎、鴕鳥、豬及貓,合共六種動物被驗出可以感染禽流感病毒,令人擔心病毒能輕易在不同動物中互相傳播及「洗牌」,大大增加人類因接觸牠們而感染致命禽流感的風險。
今年初禽流感在東南亞大規模爆發,越南及泰國等地成為重災區。泰國衞生部在今年二月證實該國動物園內一隻雲豹感染禽流感病毒死亡;其後,該國的大學實驗室再證實在一隻白老虎及兩隻家貓身上發現H5N1禽流感病毒。
除東南亞外,位於南半球的南非也有動物感染禽流感。今年七月底,南非多個農場的千多隻鴕鳥陸續死亡,當地農業部在鴕鳥身上驗出H5N2禽流感病毒,本港其後暫停輸入來自南非的活禽鳥及禽肉。
約一個月後,中國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證實,在福建省的豬隻身上首次發現帶有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但國家衞生部斷然否認「禽流豬」事件。後來,荷蘭科學家再從實驗室中證實貓隻可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並可在貓隻中互相傳播。現時事件最新的發展是泰國一狗隻也被驗出體內帶有禽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