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詞風雲 - 吳靄儀

誓詞風雲 - 吳靄儀

長毛梁國雄為不滿立法會議員誓詞,堅持要修改、加料,引起滿城議論。秘書處正式回覆長毛交來誓詞不符法例要求,拒絕監誓,長毛要入稟法庭,又引起一輪爭論,令記者忙於採訪。
有人表示嘆服長毛懂得製造議題博取宣傳;有人認為他已鬧得過分,會產生反效果;也有人指責他挑戰法治,浪費法庭時間。
長毛本來就是挑戰者,挑戰權力,挑戰建制,挑戰警察,挑戰董建華。如今挑戰立法會的成規,絕對是體現一貫作風。

我自愧不如,我素來感到誓詞不合文法,中文有沒有「效忠」一個地區之說我不清楚,但英文只能對一個人oweallegiance。「Allegiance」來自「liege」:封建制度,地位低下的平民對封建主liegelord有效忠之義,是為allegiance。君主制,子民(subject)對君主(sovereign)oweallegiance,共和國哪裏來的allegiance?
但我對世事並非一貫執着。立法會誓詞是政治妥協所產生的方程式,不大雅典可以忍受,宣誓時仍可透過此程式表達衷心的承諾,就省回一次引人注目的抗議了。誓詞原是信奉魔法的部落社會的文化遺痕,魔法文化相信文字有魔力,像咒語,是否明白一堆文字的意義不要緊,要緊的是以正確的姿態準確地唸出整個文字程式,才會產生力量和效果。現代社會處處都是部落社會遺痕,我認為理性地趕盡殺絕很不必要。
但有人要執意追究,我有甚麼理由要反對?訴諸法庭也是尊重法治,並非訴諸暴力。長毛的法理根據是否正確,讓法庭裁斷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