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年度諾貝爾獎(NobelPrize)六大獎項周一開始陸續公布得主,首先揭曉的是醫學獎。本屆諾貝爾獎最惹猜測的是文學獎與和平獎;盛傳文學獎會由一名女作家奪得,和平獎得主則是致力阻止核擴散的機構或人士,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及其總幹事呼聲最高。
過往六個諾貝爾獎會在五天內公布,化學獎與經濟學獎擠在同一日;今屆則分六天公布,平分春色。壓軸的經濟學獎在下周一揭曉。
諾貝爾獎中的經濟學獎與三個科學獎(醫學、物理學、化學獎),向來較少人有興趣揣測花落誰家,因為相關的學術研究對一般人來說太深奧。但有估計會由兩名發現吸煙與癌症關係的英國研究員,或一名研究霍亂取得突破的美國微生物學家奪得。
將在周五公布的和平獎,去年由伊朗女律師伊巴迪奪得。今屆破紀錄的一百九十四個提名中,沒有明顯大熱,但外界認為得主可能與核子界有關,呼聲最高的是聯合國轄下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及其總幹事巴拉迪。
IAEA在對伊拉克侯賽因政權的核武調查工作中發揮關鍵作用,現時則努力游說伊朗和北韓中止核計劃。其他熱門人選包括前聯合國首席武器調查員布利克斯,以及主張銷毀大殺傷力武器的美國參議員盧格和納恩。
諾貝爾和平獎旨在表揚致力推動世界和平的人或機構,但不是創造和平的魔術棒。八九年獲獎的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現仍流亡;中東和平進程九四年曾受表揚,但以巴血腥衝突持續至今。
不過,爭取東帝汶獨立的拉莫斯奧爾塔九六年奪獎後,東帝汶九九年獨立;南非反對種族隔離的人士三度獲獎後,問題最後和平解決。
預計周四揭曉的文學獎,盛傳會由女作家奪得,因為此獎已很久沒有落入女性手中。諾貝爾文學獎歷來只有九位女作家奪獎,最近一次已是九六年時,得主是波蘭女詩人申博爾斯卡。觀察家估計,美國的奧茨、丹麥的克里斯坦森和阿爾及利亞的杰巴爾都是熱門。
諾貝爾獎由瑞典科學家諾貝爾設立,一九○一年首度頒獎,六大獎獎金各一千萬港元,最多由三人分享。
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