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傳染病小百科:煮熟海產防副溶血性弧菌

港大傳染病小百科:煮熟海產防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圖)是一種嗜鹽弧菌,普遍存在於海洋環境及海產食物上。
副溶血性弧菌繁殖能力極高,在攝氏18至22度的室溫下幾小時,即可以幾何級數繁殖。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海產,即有機會感染。它是導致食物中毒的最常見元兇之一。
患者通常會在受感染後1至2日內開始發病,出現腹瀉、嘔吐、輕微發燒及腹痛等病症,只要補充水份和電解質便可康復。但兒童、長者或胃病患者感染後容易出現脫水,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預防副溶血性弧菌的最佳方法,是徹底煮熟食物,只要攝氏75度或以上,經數分鐘的烹煮,已可把副溶血性弧菌殺死,尤其是海產,要徹底洗淨和煮熟方可進食,進食前和如廁後都要洗手。
負責處理食物的人士也要注意食物衞生,避免生和熟的食物交叉污染。
對於一些可以生食的海產,運送及貯存時必須將食物適當冷藏。
撰文:香港大學醫學院
逢周一、三、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