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傳統上認為三十五歲或以上的孕婦是「高危一族」,在妊娠的十個月間及產子後,母嬰出現妊娠併發症的風險都較大。但有婦產科醫生指出,婦女每長一歲懷孕,出現如早產、產前或產後出血及妊娠期糖尿病等併發症的機會也會增加,因此即使是雙十年華的年輕孕婦也可能出現併發症,導致母嬰死亡,所以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有仔就早啲生」。 記者:馮永堅
隨着本港教育水平提高,近年注重事業的女強人愈來愈多,過往十八、九歲就產子的情況已不再,年過三十婦女才結婚生子則持續上升。香港大學醫學院在九八至○一年期間,研究約一萬六千名在瑪麗醫院及贊育醫院分娩的孕婦,並以年齡將她們劃分五組(分別是二十至二十四歲、二十五至二十九歲、三十至三十四歲、三十五至三十九歲和四十歲或以上),以了解孕婦年齡對妊娠的影響。
該學院婦產科學系教授勞子僖接受訪問時表示,孕婦年齡愈高,身體機能及生育器官「性能」也會愈差,故較年長孕婦出現早產、產前或產後出血及妊娠期糖尿病等併發症機會,確實較年輕孕婦高;當中四十歲或以上孕婦較二十多歲的患妊娠期糖尿病機會就高出十多倍。
最令人擔心的是一些二十多歲孕婦可能持着年輕,往往對併發症掉以輕心。勞子僖說,雖然年長孕婦患併發症機會較高,但研究顯示年不過三十的孕婦也會有「問題」。他指出,約百分之六的「年輕」孕婦會出現產前出血及妊娠期糖尿病,約百分之二則會出現可致命的產後出血。
他又稱,多種併發症中最「麻煩」的可算是產前出血及產後出血;前者有機會令在肚內的胎兒缺氧而死,後者則是引致孕婦產後死亡的主因,幸好本港每年死於產前、產後出血的胎兒及婦女數字很低。
勞子僖表示,婦女每遲一歲懷孕,其妊娠期間及嬰兒的患病風險就會增加是不爭的事實;而年齡的影響是直接、漸進的,故三十五歲的孕婦生子才有危機的觀念並不正確。因此孕婦想自己及嬰兒活得健健康康,最好就是「有仔就早啲生」;他並建議孕婦必須根據自己的健康情況,訂下檢查胎兒方法及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