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首度參與七大工業國(G7)財金官員會議的中國代表重申,將積極為落實更具彈性滙率政策作準備,但未有提出具體時間表。面對美國不滿中國改革滙率體制的進度,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強調,現階段無可能作出改變。分析員認為,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NDF)折讓會在本周受消息影響而收窄。
中國出席七國工作晚宴前,率先與美國召開經濟聯委會會議,中方會後發表聲明稱,會進一步推動金融領域開放,繼續實施以市場為主導的改革措施,積極朝着更具彈性滙率政策推進。與會者包括中國財長金人慶、周小川、美國財長斯諾及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
斯諾在記者會上說,對中方的聲明感到失望,並希望中國加快改革滙率體制的步伐。周小川在工作晚宴後向路透社表示:「(現時)無可能改變(滙率政策)。」他較早前指出,中國的滙率體制在特定條件下可以改變,但需要做好更多準備工作。被問及中國會否採取行動放寬人民幣政策,他回應說:「情況不是那麼簡單。」
提到利率問題,周小川說,最近的數據顯示中國尚毋須加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李若谷則拒絕正面回應。
有份出席晚宴的歐盟輪任主席、荷蘭財長扎爾姆說,中方認同彈性滙率政策的大原則,雖不願作出承諾,但已經踏出多一步。
七國的聲明重申4月24日的措詞,要求各國放棄固定滙率政策,雖然內容無特別點名批評某一個國家,但矛頭顯然是針對中國。自1995年起,中國把滙率固定在大約8.28元人民幣兌1美元。美國等貿易夥伴一直關注人民幣滙價偏低,令中國貨在海外市場擁有不公平的優勢。
ING銀行研究報告指出,人民幣需要升值到6.50或7.00兌1美元,中美的貿易失衡才會顯著改善。在7月份,美國對中國的雙邊貿赤擴大至149億美元(約1162.2億港元),創出新高。摩根士丹利環球外滙部主管杰姆說,得到的訊息是中國願意做一些工夫,但需時完成,其滙率政策相信仍要1年時間才會改變。
多位分析員指出,由於中國沒有提出改革滙率時間表,人民幣1年期NDF折讓料會在本周收窄。該合約上周五折讓2450點子,這意味人民幣一旦自由浮動,1年內會升至8.0315兌1美元。
但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師羅奇卻有不同見解,他認為,中國的滙率和利率政策已導致經濟過熱,中方應會比預期更快採取較具彈性的人民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