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協助釋囚的志願機構表示,傳媒追訪知名度高的釋囚,令當事人失去私隱,需承受社會壓力,對他們不公平,但懲教署則認為,釋囚可透過這機會表達改過自新的心態,為社會帶來正面訊息,增加社會對釋囚的接納。
善導會綜合服務總監陳孚西昨出席新城電台節目《明茶館》時,提及寶馬山雙屍案主犯之一的尹三龍近日釋放後,連日被傳媒追訪一事。陳孚西指,釋囚被傳媒追訪,令他們失去私隱,需承受社會壓力,特別是一些知名度較高的囚犯,使他們較難即時適應正常生活,對他們不公平,有關機構需向釋囚提供情緒輔導。
不過,懲教署署理助理署長周德華於同一節目上稱,在公眾知情權與個人私隱間取得平衡並不容易,但他認為釋囚也可透過這機會表達改過自新的心態,為社會帶來正面信息,增加社會對釋囚的接納。
他又稱,近年更生人士重犯案件人數下跌至低於五成,他指出,釋囚在出獄後三年內,會有一半人有機會重犯,大部份涉及吸毒問題,他呼籲社會人士要接納釋囚,給予他們更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