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留名「桃葉渡」 - 李碧華

意外留名「桃葉渡」 - 李碧華

南京城南秦淮河,不但是古老文明發祥地,還是風華煙月,金粉薈萃的繁盛特區。明清時,豔幟和美人令十里秦淮聲名大噪,河水盡是煙花女子卸妝後粉膩脂香的遺漬,一年到頭都那麼「濃」。
在這風光帶,亦有「清」景。
淮青橋東一個古代的渡口(秦淮河與青溪合流處),曰「桃葉渡」。今天所見,有碑,有亭,風景不算特別優美,當年算「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不入「十一」、「廿大」,卻有段動人典故。

據說六朝東晉時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經常在此渡口迎接他的愛妾桃葉。那些年,秦淮河水面寬闊,常有風浪,桃葉每回渡河時都很害怕會翻船,因而楚楚可人,王獻之寫了一首詩,《桃葉歌》:「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揖,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後人為了紀念他倆,便把此渡口取名「桃葉渡」了。
說來,王獻之的書法不比老父,他是叨了光。他的詩也毫無靈氣,還有點俗。未能置家只間中迎接的,既非當代絕色美人,亦非結髮愛妻,只是個妾,這男人不算浪漫專情的才子大家,卻因體貼而留了名,實屬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