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林小姐問:鎖定回報輪是甚麼意思?當正股下跌,此認股輪當然也跟着下跌,為何當正股回升至下跌前的價位,此鎖定回報輪卻回不到下跌前的價位,而且會差得多?
鎖定回報認購證是歐式期權的變種,一份鎖定回報認購證,「新發行」時是由6份不同年期的歐式期權所組成,當投資者購買一份鎖定回報認購證時,就等同將資金同時分散在6個不同的股市周期。在市場波動的時期,這種以時間分散投資的方法,便會以鎖定季度平均正利潤特性,減低了認購證回報在愈近到期日前、愈隨市場大起大落的情況。
鎖定回報認購證初發行時年期一般18個月、共有6個季度結算日,隨着季度結算日過後,如股價高於行使價就能鎖定季度回報。每輪總鎖定值就由每季的「正」鎖定回報總和平均計算,即使正股價在到期日低於行使價,投資者將有機會收取每輪總鎖定值的回報。
欲知個別鎖定回報認購證6個季度結算日,以及其每輪鎖定回報值,詳見於比聯網頁。
愈短年期的標準認購證風險愈高,防守性愈低,認股證投資者總不自覺將金額全數注入短期證,鎖定證的組成方式就協助投資者將資金風險分散。認購證回報最終由股價上升而獲利、下跌而損失,但透過鎖定證分散投資周期,令投資者在市場波幅上落的周期,仍能藉鎖定回報的機制,提升回報的穩定性。
鎖定回報認購證的最終回報,將會取決於股價的趨勢及投資者買賣的時機,若股價在未來2、3季有相當上升幅度,鎖定回報認購證的最終回報,很可能比同年期標準認購證更高而更穩定。若股價長期反覆向上,鎖定回報認購證的回報仍會理想及穩定,但回報將不及標準認購證。若股價長期停滯不前,但在後期才大升,鎖定回報認購證的回報,仍會大落後同年期的標準認購證,這亦是鎖定回報認購證定價較低的原因。 比聯金融產品
網址:
(讀者如欲詢問窩輪相關問題,可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