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乏新消息下,短期內油價走勢將主導大市。筆者認為,若紐約期油價格能回落至每桶47美元水平下,恒指可望穩守12900點,否則有機會下試12800點或以下,主要阻力於13300點。
市場擔心高油價會否打擊明年環球經濟增長,亞洲開發銀行預測,若明年倫敦布蘭特期油平均價企於40美元,亞洲十國(不計日本)經濟增長率將平均減少0.6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會亦調低今明兩年美國經濟增長率0.3個百分點至分別為4.3%及3.5%,前提為今明兩年平均油價企在37.25美元。
中美是香港主要貿易夥伴,油價對兩地經濟舉足輕重,原油本身亦是主要能源及眾多工業品的原材料,故香港最終難以獨善其身。
中期而言,高油價令環球經濟增長放緩,最終令需求減少,到時油價便回落。但長線而言,油價大趨勢始終向上,因為石油資源不斷減少,但來自中國及印度等新興亞洲大國的需求卻上升。於2000年,中國對石油的需求量為每日470萬桶,佔全球總需求量的6.2%,油組預測到2005年,中國對石油的需求量將達每日690萬桶,佔全球總需求量的8.3%,因此,筆者認為石油股是長線投資的理想對象,其中中油香港(135)值得留意。
中油主要在中國的遼河冷家堡及新疆克拉瑪依、阿塞拜疆共和國、阿曼蘇丹國、秘魯、泰國、緬甸及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從事原油及天然氣勘探生產。於本年上半年,集團售油615萬桶,雖較去年同期少0.51%,但由於每桶加權平均售價較去年同期上升6.4%,故其中期盈利仍錄得近38%之增長。由於冷家堡及克拉瑪依油田已成熟,預期中油本年度的產油量將不會大幅增長,但油價於本年內節節上升,故預期其盈利將仍錄得理想增長。
中油與華北石油管理局合資的華油鋼管廠是另一增長點。由於其母公司中油集團的全國石油管道網絡建設工程才剛展開,對鋼管需求龐大,鋼管廠將能從中受惠。
估計中油本年度盈利將增長63%至8.4億元。本年度預測PE僅6.6倍,低於中國石油(857)的8.5倍、中石化(386)的9倍及中海油(883)的12.1倍,且每股淨現金值達0.19元,筆者建議於1.15元收集,目標1.35元,跌穿1.10元止蝕。
鄭安達 順隆證券分析員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