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等五位中共最高領導人接見近三百位港澳觀禮團成員,大家合照、聽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歷時半小時。北京費了那麼大勁,找來香港各個界別的代表,再予以高規格的接待,而非僅由負責香港事務的曾慶紅跟大家見面,當然不是只要他們到北京慶祝國慶那麼簡單。
與往年的觀禮團相比,今年的觀禮團人數最多,而且不再局限親中團體和工商界代表,以及個別親中政界人士,而是幾乎涵蓋了社會各個界別,就連傳媒、大專學生也有代表獲邀上京,甚至民主黨也有黨員獲邀赴會,顯見北京極度重視觀禮團的代表性。而且,觀禮團在北京逗留不足十小時,除了與中共五大巨頭見面半小時、吃一頓晚宴和觀看了一場國慶晚會表演,再沒觀看過甚麼國慶典禮。也就是說,觀禮只是幌子,背後還有政治目的。
胡錦濤在十分鐘的「重要講話」中表示,希望港澳各界同心同德,包容共濟,團結起來促進兩地的繁榮穩定。這些說法,中方官員也曾談過,為甚麼還要胡錦濤再說一遍呢?
第一,胡錦濤很可能將直接參與香港的重大事務。按中共高層的分工,由曾慶紅接見香港觀禮團、傳達中央有關香港問題的最新決定,是最正常的做法。但是,現在由胡錦濤親率四大巨頭出面,可說是大大的破格。除了顯示中央對港澳的重視,相信是要告訴香港的代表們,日後香港的重大事務,例如政制發展、第三屆特首的人選等,胡錦濤將親自過問,甚至由政治局常委集體來拍板。換言之,幾名特首熱門人選,又要回到起跑線重新開始了。當然,曾慶紅仍會在香港事務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第二,這是北京直接插手香港政治事務的分水嶺,北京日後不但會在經濟上全力幫助香港,在政治上也要幫一把,也就是更直接的參與香港的政治決策。胡錦濤的講話集中在香港的管治問題,就是要「擺平」香港各派的利益衝突,明確了日後北京在香港政治議題上的主導權。觀禮團有足夠的代表性,就是要提高其認受性,讓香港各界認識清楚這種轉變。
第三,胡錦濤所謂的「包容」,是要告訴特區的管治班子應有新思維,包容不同意見,爭取更大的認受性。在古代,「包容」主要用於君臣之間,意即寬恕、接納,事實上也只有掌權的人才能包容不同意見,在野人士哪有包容執政者的能耐呢?
只不過,胡錦濤的新猷,對香港不知是福還是禍?!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