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Moore的《護靈說》(CareoftheSoul)跟《心靈雞湯》異曲同工,都是給在物質社會翻觔斗後感到迷茫的現代人,提供一些另類價值選擇。《雞湯》凸顯的,是人情味,認為做好事不必求因果報應,因為任何「善舉」都會給施者帶來「自我感覺良好」的滿足。
《護靈說》的作者取材角度不同。他教人家怎樣以家庭、友情、文學、音樂、藝術和大自然的美來「滋潤」靈魂。教人家怎樣改變自己的心態,把一些原本看來「負面」的因素扭轉過來,成為有利發展的「正面」條件。譬如說,某君在一汽車加工工廠工作多年,一直覺得自己大材小用,因為這種機械性的工作,機械人也優為之。久而久之,得了憂鬱症。
怎麼辦?不必去看心理醫生,找出卡繆寫的《薛西弗斯的神話》來看看好了。看看神話中人怎樣以樂於接受挑戰的心情去應付日常刻板的工作。只要有創意,肯注意細節,自己周邊的環境是可以改善的。成就感不論大小,都足以滋潤心靈。
人老了,難免自傷身世。自傷身世之餘,對人生也會改觀。若不及時自我開解,不難成憂鬱症。怎麼開解呢?可惜Moore在這方面交了白卷,除了要我們拿出勇氣面對人生的定數外,沒有提出甚麼改負為正的辦法。十年前,大概有感於老之將至,曾草《老來頌》一文,裏面有些話可補Moore之不足,茲錄一段。
「老年人之所以比後生小子易於接受打擊,是因為他們洞明世事,知道天災人禍是人生的常數,在這越見凶險的世界中,他們原有的憂患意識漸進成災難意識。一天能平安度過,心存感激。即有變故,亦可處之泰然。」因此,後生小子碰到傷心得要生要死的事,老頭可一笑置之。修練得這種火候的老頭,百毒不侵。